第A7版:都市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层作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实施分层作业更像是个信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项措施即将在开学后全面推广,学校家长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作为一种美好的趋势,人们是寄予了很高期望的。

  小学生家长 李萍

  分层作业的理想状态大概是“每个孩子做不同的作业”,但现阶段乃至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估计是难以实现的。现在有老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布置两种作业,我认为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他(她)首先是对每个学生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掂量,然后才会能布置出合适的作业,同时还得用巧妙的方式平衡孩子们的心态。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是如此分布。资质极好和基础薄弱的学生比较少,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孩子。分层作业其实是朝着个性化教学的方向努力了,让孩子们做更多适合自身发展的作业。如果分层作业推广得好,那对孩子而言是很好的,因为作业没了好坏层级区别,只是我是否感兴趣,而老师也觉得挺合适我。

  我认为,实施分层作业,本身就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如果将来有老师给同班孩子布置上三五种作业,那距离理想状态已是很近了。当然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估计老师们需要花很多精力,特别是引导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培养这种能力。

  

  鄞州东南小学校长 竺柯斌

  2月1日,我已收到实施分层作业的通知,因为尚未开学,学校的老师们其实还不知道。严格来说,分层作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相信很多学校都有在做了。

  从这个层面而言,实施分层作业措施全面推开,并非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而是“厚积薄发”,进一步强化多元化作业形式,并将其中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逐步渗透到各个教学层面的过程。

  就东南小学而言,个别老师已在教学中摸索分层作业的具体做法,注重师生对作业的双向选择。此次,也是借着发布文件的东风,各个学校肯定会更重视分层作业方面的实践操作。开学后,很可能是第一时间召开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会,沟通和分享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方亮辉

  在小学实施分层作业,是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的一项主要举措,目的是全面贯彻“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该举措加强了作业管理,从学生整体的学习活动,不同的学习起点出发进行考虑,科学合理地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分层开展学习。分层作业,有利于提高“教学—作业—评价”改革一致性,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比如在此前调研中发现,学生普遍不喜欢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为此,就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重在运用又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即近年来已为家长熟悉的实践性作业。

  事实上,分层作业早在2002年课改时就有出现,只是当时并不普遍。而不少教师也只根据个人教学习惯等进行摸索,并未做出提炼。此次全面推开,产生的影响肯定会更大,在操作时必须要避免“考试为本”,不能借分层作业的名义穿新鞋走老路。同时,措施公布也仅仅是个开始,明确了具体政策性要求后,还有许多具体的、操作性的策略亟待研讨。

  

  首南第一小学三年级 王同学

  同班同学做的作业都差不多,个别吃力的同学,老师会给他们减掉几道题。作业做得快的同学,老师会提早告知作业。这样提早做完了,回家就没作业了。如果让我选一些更有挑战的作业,我也愿意呀,反正闲着也是没事做。

  

  鄞州某初中初三年级 张同学

  初三以来作业多了,每天回家还得做两个小时左右的作业。联考之后,我们班和兄弟班联手,就开始分开上课分开作业了。基础好的同学做难一些的题,基础薄弱的就做相对简单的作业。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相互都有一个合理的节奏,效率比较高。我是不介意,我朋友也有学习不好的,他们也觉得这样学习更有针对性。当然,他们觉得自己有余力尝试更难的挑战,那也完全可以向老师要一些难做的题,这都是很自由的。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薛丛川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