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明 那天下午在食堂吃饭,正吃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人坐在了我的斜对面。他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公司上班的多是年轻人,这个年纪的人很少见到。他面部黧黑,一脸胡茬,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看他的工装,还有胸前佩戴的厂牌,我断定他是外包公司的人。 他打了四个油饼、一碗胡辣汤。我还没见到过有人这个吃法,没有菜,这些东西能吃下吗,不油腻吗?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动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把四个饼子都装了进去。难道他不吃了,要全部打包?那为什么不在窗口直接让打饭的人包好?装进去后,他好像很是满意,黧黑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然后站起了身,径直走到放餐具的地方,拿了个碗,转身来到饭桶前,干净利索地两勺,就把小碗装满了,又折回来,在我斜对面坐下。 我故意放慢了吃饭的速度,假装毫不在意的样子,可心里充满了好奇,偷眼看着眼前这个有些奇怪的人,看看他这个饭,没有菜怎么吃。只见他端起小碗,张开大口,抓起筷子就往嘴里扒。吃几口饭,喝一口胡辣汤,一小碗饭顷刻之间就见底了。他又站了起来,干净利落地又打了一碗饭,跟上一碗一样,很快吃完了,胡辣汤也喝了大半碗进去。又起身打了第三碗饭,再吃饭,喝汤。吃完第三碗饭,胡辣汤也喝完了。他又拿起装胡辣汤的大碗,来到汤桶旁,舀了两勺白菜汤,又吃了两碗白米饭。我见他放下筷子,两个碗还有餐盘,都干干净净的,一个饭粒都找不到。他似乎吃饱了,摸摸肚子,看看空荡荡的餐具,满意地点点头,哼着小曲,提起打好包的油饼,端上餐具走开了。 看着他离开,我的心里多出了很多问号。他为什么要这样吃?不吃菜,光吃饭,真的能吃得那么香吗?本来一份饭菜也才5元,他却连菜也不吃,难道他真的很需要这几元钱?难道他有孩子在上学,他需要省下这些钱给他做学费?或是他家里的老人生病住院了,他需要省下钱抓药看病?心里的问号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个男人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压力,让他过着这样的生活? 但有一点是明显的,他好像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没有垂头丧气,精神看起来不错,甚至还有些快乐。他吃完饭后,抚摸肚子,面带微笑的动作,离开时哼着的小曲,仿佛在告诉这个世界,他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的这种快乐,真的是快乐吗?他的这种快乐,是不是像阿Q一样的自我安慰呢?或是说,他看透了这个世界,已经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还是说,他曾经努力过,挣扎过,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已经翻不起身了,于是完全接受了眼前的生活,不再努力拼搏,只是伪装成快乐的样子活给别人看? 听别人说,一个外包公司的大叔,因为饭量太大,米饭吃得太多,吃完后还要打上一盒饭带走,被公司食堂给“封杀”了。食堂怎么能“封杀”食客呢,但食堂好像真的做到了,我就不卖饭给你,你也不准在我这打米饭。理论上,公司食堂是外包的,对公司的正式员工,不管怎样,都不能拒绝的。可对于其他外包公司的员工,标准就不同了,有人就因为吃饭多、带饭走而被食堂“封杀”了。眼前的这个人,会不会也有一天,逃不过被“封杀”的命运?这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哪天这个人已经不在这里吃饭,说不定他有了更好的工作。将来的事不好说,眼前,他还可以继续哼着小曲,就着汤吃着白饭,把油饼打包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