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第一眼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

让医生像律师一样执业自由

  本报北京电(记者 房伟) 医改以来,政府针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社会办医力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目前绝大多数民营医院,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社会办医机构,固定的医师多为“一老一小”,即退休医师与刚刚毕业的青年医师,具有一定水准的医务人员极其缺乏,中高端医疗专家更是罕见。

  针对此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昨日分析说,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匮乏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执业医师法》的相关条款禁锢着医疗人才无法合理流动是一个重要原因,建议国家尽快修订。

  据了解,尽管国家出台了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政策,但从1999年颁布施行的《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等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等业务。但实践中,医师执照只能在一家医疗机构内实现单点注册,这就给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形成障碍,使得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匮乏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郑坚江认为,随着医改的步步深入,原来一统天下的公立医院体制出现了分化,大量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个人诊所不断涌现,医生与医院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执业医师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这既不利于医改和推动医生自由执业,也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此,郑坚江建议修订《执业医师法》,立法明确医生多点自由执业的责权,建立一个医疗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市场。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医务人员,让医生由医院人变为全社会所有,从根本上解决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有关“执业资格”的法律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更多的医疗机构和更多的患者服务。

  郑坚江还建议,可实行跨区域制注册试点,打破执业地点的数量限制,允许执业医师在更大区域内开展多点执业,最终让医生能像律师一样,“一次注册,全国通用”。

  为缓解高端医疗人才紧缺的现状,可在北京、上海、广东等高端医疗资源集中地区试行医师执业注册区域制,比如,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等,这样医师可以就近选择所在区域医疗机构适应自己的专业,适合自己工作时间的若干医疗机构执业,并签订工作合同。

  而针对多点执业中最为担忧的医疗风险,郑坚江建议政府、行业协会积极与保险公司协调开发适宜的医师执业责任保险,保险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师共同负担或协商解决。在目前还未开发出保险产品时,医疗机构承担医师所执业机构医疗责任风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