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2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皇殿今昔

  ◎柴隆 

  

  倘若漫步江厦街头,最热闹的去处,可能还是天一广场。这个天一广场,几条街巷如枝桠交错,并且名称都很有趣,什么棋杆巷、右营巷、华楼巷、碶闸街。走到华楼巷98号,在一片现代化的商业建筑包围中,你会意外发现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是一处占地约1600平方米的二层楼四合院,四周有高达8米的叠砌砖墙,南面仅开一道石库门。这就是药皇殿,乃是供奉药皇的庙宇。 

  “药皇”究竟是何方神圣? 

  中国历来有“三皇五帝”的说法,其中的“三皇”具体指谁,有多种版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帝王世纪》和《三字经》均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其中“地皇”神农氏,因“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被奉为中国医药的始祖,即药皇。中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在我国的民间信仰中,药皇是一位重要的神祇。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谁也不能幸免,所以药皇信仰也非常广泛。在乡下的社庙里,都有药皇菩萨的一席之地。天一广场里药皇殿的特殊之处,在于它除了是一个民间宗教信仰场所,还是一个行业会所,什么行业?当然是医药行业。

  药皇殿南边有条“药行街”,至今依然是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从前在药皇殿周围,以碶闸街、咸塘街、开明桥、三法卿坊一带为中心,集中了60余家药行商铺,是名副其实的药行街。早在唐代,宁波的医药业就已颇具规模,和义路原水陆码头出土的唐代医药用具,竟有三十五件,其中脉枕六件、药碾十七件、药壶四件、熏香六件,为考古史上国内所罕见。《鄞县通志》记载的自唐宋至明清的甬上医药名士多达一百四十余人,唐代的陈藏器著有《本草拾遗》。

  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的《药皇殿祀碑》中写道:“甬江航海通衢,货殖都会,商皆设有会馆,以扼其宗,则纲举而目张,兹药皇圣帝殿,吾药材众商之会馆也。”据碑文记载,药皇殿始建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乾隆九年(1742)成立了“药皇殿崇庆会”,每年四月下旬时演戏祭神,格外隆重。 

  药皇殿建立后,宁波城内陆续开张了寿全斋国药行(乾隆三十五年,1770)、香山堂(道光十年,1830),冯存仁堂(咸丰元年,1851年)和赵翰香居(光绪七年,1881年)。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的杭州胡庆余堂和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上海童涵春堂与蔡同德堂等业界龙头,长年派人驻宁波药皇殿坐庄理货,上海的四大国药店则清一色是宁波帮掌柜。而本地药源的开发,从元代时的31种,到清代初年的68种,再到清代晚期的112种,至民国时已多达252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药皇殿被改作医药公司的仓库。1992年,宁波市文化局将此殿列为文物保护点。在2000年3月的城市建设中,原地保护的药皇殿,是在先前冲虚观的遗址上建造的,冲虚观曾是宁波城中最大的道观,供奉太上老君。 

  在药皇殿西侧,曾有一座三元殿。“三元”为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现在只剩下一座正殿。此殿是原来伞行同业的议事场所,殿东侧立了一块碑,为清咸丰二年(1852)所立,上有《伞行永兴老会碑记》。从碑文来看,伞行人士供奉的是关圣帝君。关公不仅是忠义的化身,也是民间的“武财神”。

  宁波以商贸立市,而江厦又是商业区域的核心地段,各行各业崇拜的神灵庙宇自然也多集中于此。千百年来,宁波百业俱兴,各路神仙的“家门口”也是香火旺盛。这香火,寄寓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也是对民间文化的传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