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谈巷议

  治理校园欺凌不能一阵风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5月9日光明网

  从《通知》来看,治理校园欺凌措施和办法都是阶段性的。据报道,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由于小学生法制意识匮乏,同时,自我约束力、克制力较差,又恰恰处于人生的青春期,比较叛逆,又容易受社会影响,尤其是校园的学生在不断更迭,校园欺凌也将长期滚动存在。因此,治理要长期进行,不能一阵风,尤其是品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等,必须一以贯之、常态化进行,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王甄言

  

  景区“涂鸦”也能变害为利 每年旅游旺季,即使是游客人数相对较少的珠峰大本营也饱受游客的“乱涂乱画”之苦。在珠峰大本营纪念碑上,黑色笔迹的“涂鸦”甚至盖过了原先红色标注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等字样。这些“涂鸦”有的是人名,有的是短句,还有图画等,近看格外刺眼。当地县旅游局副局长称,“从今年开始,将对有‘涂鸦’等不文明行为游客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在媒体曝光。”   

  5月9日澎湃新闻网

  一味禁止、清理“涂鸦”也许并非明智之举,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实,景区“涂鸦”也能变害为利。一方面要有“用户思维”。“涂鸦”也是旅游需求的一部分,与其严防死守,不如设置专门的“涂鸦墙”,满足游客“到此一游”的涂鸦需求,避免游客在景区设施上乱刻乱画。另一方面要有“创新思维”。“涂鸦”也是一种文化,只要创意得当,也可以变“俗”为“雅”。如可以组织创意设计师、美术爱好者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涂鸦”景区进行艺术性补救,通过画龙点睛提升“涂鸦”的含金量,让“涂鸦”不仅不伤大雅,反而起到提升景区形象和品位的作用。  

  范佳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