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举报”可鼓励但别依赖 18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获悉,新修订的《北京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即日起实施,此次修订将举报奖励的范围扩大,门槛降低,举报线索的认定手续也更加简化。其中,修订办法中特别体现了鼓励“行业内举报”。5月19日《京华时报》 鼓励“行业内部”举报,增强举报的精准性,提高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可靠性,很有必要,但“行业内举报”也带有偶然性,毕竟如果所举报的违法行为与举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没有人愿意去得罪人,甚至一些员工基于劳动就业的压力,不愿意冒风险。因此,“行业内举报”可以鼓励,但不能抱以过高的期望。严密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严格的标准与监测体系,才是确保安全的基础。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每个消费者都能成为食品药品违法的制衡力量,健全食品安全维权制度。比如,食品药品不符合强制标准,有毒、有害,影响身体健康,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和销售者索取高额的赔偿,这无异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了举报者,而且“以权益的名义”远比“以正义的名义”更理直气壮。 木须虫 “半夜刷排名”莫当APP作业原罪 在温州读小学三年级的皮皮(化名),因为学习需要,在妈妈黄女士的手机里安装了5个APP学习软件。有数学速算的,英语配音的,还有语文复习的。这些软件,都是班上的老师推荐安装的。黄女士起初觉得这种学习方式还挺好的,可很快就觉得了不对劲:皮皮对这些学习软件着迷了,为了刷排名,有时儿子半夜醒来还想用手机做题目。5月19日《钱江晚报》 应该说,APP学习软件是新形势下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所以,一方面不宜将它的作用吹得天花乱坠,另一方面,也要做到谨慎试点,不要急于大面积地推广覆盖和占用小学生过多的时间。 但“半夜刷排名”不但不是APP作业原罪,恰恰表明了它在特定领域的与众不同、生动有趣,切莫“一叶障目”,更该想想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为何总显得步履蹒跚?这当中,除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原因,我们一些家长的观念和思维,是否也有不少桎梏有待及时松绑?司马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