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艺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斯人已去 馨香永存

  记者 俞素梅

  昨天午休时分,朋友圈里都是悼念杨绛先生的文字,顿时惊起。

  人生百年,谁也难逃终老。几天前称“杨绛先生病危”这一消息是谣言的,现在看来也完全可以理解:谁都希望杨绛先生能健健康康的,再给我们写像《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这样的好作品……

  一位媒体同行写道:“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钱锺书曾写给杨绛的‘赠语’。先生走好!”

  浏览各大新闻网站,网友的悼念不计其数。“‘我们仨’可以在天堂团聚了。”“杨先生堪为女性楷模!”“很悲痛,杨绛先生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对杨绛先生去世消息的无数条评论里,我没有见到一条是对她有非议的。

  她105岁的生命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她的一生宛如传奇。而铸成这一传奇的一桩桩一件件,并非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

  对学问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杨绛从小就酷爱看书。在丈夫与女儿离世后,她在90多岁高龄时,不仅提笔著书《我们仨》,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

  对爱情的忠贞与付出。杨绛和钱锺书的爱情美得如童话一般。杨绛读到英国一位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锺书听,钱锺书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杨绛一生追随钱锺书,甘愿站在丈夫身后,她把钱锺书看得比自己重要。

  对苦难的豁达。年近60岁时,杨绛被下放至干校,被分配去打扫厕所。她把厕所打扫得极其干净,没事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看书。文革期间,她完成了《堂吉诃德》中文版的翻译。

  对名利的淡泊。钱锺书过世后,杨绛开始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他的学术遗物,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杨绛曾在散文《隐身衣》中写道:“好些略具才能的人,一辈子挣扎着求在人上,虚耗了毕生精力,一事无成,真是何苦来呢。”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

  以上这些,拥有一点就足以让人称道了,难得的是,她集所有这些美德于一身,把普通的日子过成了传奇!

  昨天,宁波青年作家徐海蛟如是悼念杨绛先生:“从此,世间又少了一位大师。但她的淡然、素朴、沉静,以及她的精神原野将永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