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朱娇娇 王闰 近段时间,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在鄞州区城管局微信群“流动摊贩整治群”中,一条条城市管理的图文信息不断刷屏。一周以来,上千条群组成员对话,169个整改信息的图文反馈,刷新了“流动摊贩整治”微信群的成绩单。 在鄞州中河街道,如果发现违法停车、流动设摊、跨门经营、乱吊挂、乱设置、乱挖掘、乱搭建等市容秩序违法违规行为,街道工作人员可以用手机拍照并上传至“中河文明创建之家”微信公众平台。收到消息后,附近的城管执法队员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置,随后上传处置照片到平台,并反馈至问题反映者。 鄞州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微信工作群之前,由于城管执法力量有限,日常巡查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现在,只需拍摄上传、核实处置两个环节,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有效提高了执法效能,并且也减少了一些执法阻力。同时,微信工作群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公众不仅可以反映各种城市管理问题,还可以实时查看问题处置进展,实现了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和无缝对接。由于操作便捷,除城管、街道办事人员、公安交警之外,社区工作者也纷纷要求加入,成员已达百人。 “对于常见的市容乱象,一般处置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宁波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此高效的管理,源自我市城管积极探索和尝试“互联网+城管”工作模式———以微信工作群为依托的城市信息化管理新机制。 此外,城管部门还计划在中心城区试点构建职责分工明晰化、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手段具体化的“中队—网格—岗亭”三级联动管理模式,通过管理的无缝隙、全时段、全覆盖,破解双休日、节假日、交接班时段管理力量薄弱的难题,实现城管执法工作街面服务和巡视效果“零死角”。 “以前投诉完之后要等消息,现在利用互联网投诉,处理问题也快多了。城管这个法子好,给他们点赞。”引进“互联网+”不但让城市管理提速,也得到了不少市民的点赞声。 当前,是宁波“互联网+城管”的一次简单尝试,市城管局正在试图破解城市管理的动态化难题,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零缝隙”。城管局将以智慧城管平台、微信工作群为载体,深化实行网格管理,全面构建“一网多员、一员多责”的管理格局。既理清专业分工,又明确协作要求,做到“发现问题人人有责、处置案件专人负责、处置效率人人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