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谈巷议

  别吐槽“讨薪大姐”的职务背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宁市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陈美杏,20多年来真诚帮助劳动者解决讨薪难题,先后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近4亿元,与他打过交道的农民工都亲切的称她“讨薪大姐”。

  6月12日《现代快报》

  有人说,保障劳动者的应得酬劳,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应尽职责,一再宣传陈美杏“讨薪大姐”的社会美誉,把本职工作搞得像“恩赐”一样,有这个必要么?

  笔者以为,给数十年潜心服务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一位公职人员,送上一顶“讨薪大姐”的“民意桂冠”,这不仅仅是对其出色工作的一种精神褒奖,同时也是其他人学有榜样、干有楷模的良好促动。说到底,笔者建议别吐槽“讨薪大姐”的职务背景,更多的还是出于这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务实推动与引领。司马童

  别听“天价高考志愿咨询”忽悠 央视记者采访发现,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产品,其中,资深老师“一对一”报考咨询服务,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志愿报得好等于高考多考20分”、“给你报你没过,我们全额退款”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

  6月12日《新华日报》

  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学有专职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报考大学,当然有益于学生的职业前途。而我国中学几乎没有这样的专职教师,一些社会机构就乘虚而入,开展所谓的资深老师“一对一”报考咨询服务。而在短短的“报考咨询”时间内,即便是资深老师,也不可能对考生的兴趣、志向、能力等诸方面有较深入、较全面的了解,而蜻蜓点水式的了解,又怎么能精准指导考生报考大学及专业呢?

  那些打着诱人广告、开口就是一万多甚至几万元的“天价”高考志愿咨询,其实多半都是忽悠。霍寿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