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们在参加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比赛。(资料照片,由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提供) |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高源 叶赛君 吴贤平 王亚达 今天,鄞州姜山中学“机器人篮球”等三支机器人队伍将参加浙江省第十三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比赛。省级比赛对宁波中小学生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此前有学生因为“玩”机器人登上了国际舞台。 据记者了解,除了校园社团、选修课上涉及机器人外,今年我市两所中职学校还将开设机器人相关新专业,九月首招学生。机器人是校园“旧爱”,随着智能经济的引领,升级版的机器人还将是学生们的“新宠”。 宁波机器人团队亮相国际舞台 学生玩机器人,玩出了全国大奖。这几年在宁波校园并非新鲜事。 今年4月底,余姚东风小学的机器人团队出征在美国阿尔伯克举办的RoboRAVE国际机器人大赛,一下就包揽了该赛事的冠亚军。 据了解,该赛事一共十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选手参加。根据比赛要求,学生得设计、制作并用电脑编程,控制全自主机器人完成比赛任务:在规定线路上,完成92个乒乓球的投放。结果,东风小学的机器人,只用了29秒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完成质量和所用时间,是所有参赛机器人中最好的。 与东风小学类似,目前宁波有不少中小学以社团、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活动。李惠利小学6次被选为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机器人比赛。李惠利小学的老师介绍说,今年5月,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举行的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中,孩子们获得了“捕鱼的故事”竞赛项目小学组冠军(世界排名第一)。 玩机器人和学业之间需平衡 小学生时玩机器人比较尽兴,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会逐渐加重,玩的时间自然受到一定程度挤压。 如何取得学业和机器人之间的平衡,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关注的事情。 据了解,小时候机器人玩得好的苗子,我市的不少中学就会有意识地继续培养,像宁波市第三中学、鄞州姜山中学等学校每年都会招一些机器人“特长生”,学生可以进一步与机器人打交道。 姜山中学的柴老师从2009年开始就负责指导学生玩机器人,他介绍说,从起初的虚拟机器人、乐高机器人再到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本身的形式不断在发生变化,对学生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好处。不过在高中阶段,老师与社团学生需要签下“军令状”:如果影响学业,就会被踢出团队。 所以,对高中生而言,玩机器人考验更多权衡力、自制力,玩得恰到好处就能为自己加分了。 鄞州姜山中学的小周同学就是个典型例子,因为玩机器人出色,刚刚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录取。比他大几届的小史同学有类似经历,现在大学里念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对机器人这块依然有深深迷恋,将来希望从事与机器人相关的行业。 记者昨日也从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了解,除了各校的特色教育项目,我市每年都要举行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而且已持续举办多年。今年比赛涉及面更广,吸引了全大市10个县(市)区及市直属学校共计155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玩机器人‘植入’的是一种理念。”不少老师都评价说,玩过机器人的孩子确实会有点不一样。 首批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9月开学 与中小学生玩机器人不同,宁波有中职学校要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了。记者昨日从市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9月首批工业机器人专业就要开班。 据了解,在今年初浙江省新专业评审答辩会上,机器人专业正式落户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这是当时宁波市唯一申报工业机器人新专业并获得批准的技工院校。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表示,工业机器人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以及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等知识,可以面向从事生产设备电气维修、调试、维护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鄞州职教中心学校,他们将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首批招40人,设一个班,开展工业机器人维护、调试两方面的教学。两个学校一样,都是今年首次招生。 尽管两所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有所不同,但业内人士表示不久的将来我市会出现机器人实训基地,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工业机器人,并通过调试让机器人完成各类工业任务。这些都将为宁波推进“机器换人”方面的变革储备应用技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