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前到了傍晚,水就要没了。昨天下午六点,水还供应正常,居民在洗碗。 记者 王鹏 摄 |
□记者 程鑫 樊卓婧 6月14日,本报报道了余姚河姆渡镇罗江村村民遭遇用水困局,引起了河姆渡镇政府的关注。 5天时间过去了,罗江村村民的用水状况是否有所改变?记者回访发现,截至昨日11点,村民家里的自来水龙头里还能放出水来。 村民希望断水之苦能就此结束,但他们知道,在自来水管网没有彻底改造完成之前,自来水断断续续的情况还无法根本改变。 河姆渡镇政府岑书记在回应记者时也表示,现阶段将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群众的用水需求。 事件回顾 余姚河姆渡镇罗江一带,罗江村村民遭遇用水困局,自来水缺水情况持续了两个多月。 记者调查后发现,罗江一带缺水,源于用水陷入恶性循环。余姚河姆渡镇自来水厂厂长说,水费收不上来,居民用水不交钱,导致自来水管网维修养护困难,老化的自来水水管也无法更换,加上村民对茭白池用水浪费,缺水也就无法避免。 暂时用上久违的自来水 昨天早上5点多,罗江新村3楼住户赵女士像往常一样,把家里的盆盆罐罐囤满了水。等她买菜回来,下意识地拧开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顿时让她兴奋不已。时间已过上午7点,这也许意味着,今天白天不会再停水了。 自来水凉爽清澈,水量还很充足,居民楼的住户纷纷打开窗户,相互转告着这一喜讯。对深受缺水之苦的罗江人来说,这可是破天荒的惊喜,要知道,最近这两个月,他们可是尝尽了缺水的滋味。 罗江村民说,前天上午就有几名工人对附近的一根自来水管进行了大修。村民们对自来水管的这种修修补补早已见惯不怪,当时还有人调侃,修了也没水。结果,当天下午,部分居民家里的自来水来了,虽然那时一些管道出来的水还是有点脏并且浑浊,但至少让居民们看了希望。 虽然暂时有水了,但村民和当地政府心里都很清楚,缺水问题目前并未根本解决。 治根靠“一户一表”改造 “目前,只能说暂时解决村民燃眉之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靠完成一户一表改造工程。”河姆渡镇岑书记说。 事实上,镇里这些年对罗江村部分村民用水难的情况,其实也很着急。最近几年来,每到用水高峰季节,包括罗江村在内的,距离自来水厂较远的末端村庄,供水就会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村级自来水管网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管网20多年还没改造过。特别是去年的寒潮,更加剧了管网的破损,漏水非常严重。最近这段时间,又逢河姆渡的茭白上市旺季,茭白池、小水池等用水浪费情况明显多起来,更加导致了处于供水末端的罗江村等部分区域的供水困难。 前几年,河姆渡镇开始实施自来水总管的改造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去年3月,镇里又抓住姚东水厂建成并即将运行的契机,全面启动了自来水一户一表的改造工程。该工程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网改造同时进行。但为了减少开挖的成本,免得前脚刚挖,把管子铺好,后脚又要在路上“开肠剖肚”,污水管网要埋得深一些,铺好后才在其上方铺设自来水管网,因此工程进度较慢。 目前,翁方村已经全部完成,供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而像罗江村、芦山寺村等几个村,虽然已经全面铺开,但全部完工还得等段时间,而全镇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原先预计要到2017年年底才能完成。 年底村民用水不再是难题 针对目前罗江村一带用水紧张的现状,岑书记告诉记者,镇里已明确多项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用水高峰。 根据目前自来水管网漏水严重的现状,镇里加派人手进行巡查,拟对村级自来水管网做一次全面普查,破损严重的水管做临时性修补;对茭白池、小水池用水浪费的行为,拟加大巡查力度,白天晚上不间断,阻止人为的偷水行为,对情节严重者加大处罚力度;在部分供水困难的重点区域,还要采取临时性措施,比如,在包括罗江村在内的几个距离自来水厂较远的末端村,增加临时泵站,增加自来水的输送能力,或者另外再接自来水管道。如果这些措施还不能解决暂时的缺水问题,则要启动应急措施,动用消防车送水。 除了这些措施,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6月15日,河姆渡镇相关领导已前往自来水厂处理协商,考虑对自来水厂的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在自来水卫生指标达标的前提下,提高水厂的供水能力,同时要加快自来水一户一表的改造进度,争取在今年年底完工。届时,罗江村的村民用水将不再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