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官方放生将成“必修课”】 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其中明确提出: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三审稿还明确,“省级以上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需要,组织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环境工作”。 6月27日《新京报》 从某种意义上说,官方放生的“必修课”做得好不好,事实上也关联着“放生样本”的参考和参照作用,究竟能发挥得怎么样。所以,法律法规叫停“随意放生”,有必要认真寻思和研究官方放生如何在形式上出彩出新,将传播力做得更深更广等。换言之,这项工作做得到位和精彩了,其对减少和遏止“胡乱放生”,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鼓励与促动。 司马童 【别把“语言垃圾”当成“个性讲解”】 今年5月底,一段84分钟的考研辅导讲座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操着一口东北大碴子味的老师张雪峰对考研院校选择、考研流程进行了“个性讲解”。网友戏称这位老师毕业于“德云社”,甚至还有海外的网友留言“我还想回去考研”。面对质疑张雪峰坦言,不娱乐不行,不奇葩不行,讲得没有营养也不行。只要学生喜欢,会在吐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6月27日《京华时报》 “个性讲解”的张老师不是公立教育机构的老师,只是民办培训机构的老师。可是,无论是公办教育机构还是民办教育机构,这都还隶属于教育事业。我们对老师是有标准和要求的。那就是必须使用文明语言,必须要为人师表。这是师者的底线。私立教育机构也不能脱离对底线的坚守。讲解富有个性是个好事情,我们需要实现寓教于乐,但是这不是把“语言垃圾”当个性的理由。个性不是使用“语言垃圾”。 郭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