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师者当自尊”之两解

  李国勇

  又到毕业季,为防止“谢师宴”沦为“四风”的隐形载体,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我市多地纪检部门早行动、早部署,出台了多项举措对违规“谢师宴”亮红灯。6月29日《宁波日报》

  

  首先为有关部门出台的禁令,包括学校、老师的自律点个赞。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德正为范”正是对一名合格老师的基本要求。无师则不知学问,无师则不知礼仪,无师则不能成人,老师对学生有教育造就之恩。毕业时,与老师话别致谢,都是体现学生本份的应有之义。

  但是,很遗憾地看到,在当前的世风之下,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个别为师者举止不够检点,极大地败坏了教师队伍的形象。谢师宴上,且不说你接受家长的“谢礼”,即便你在酒宴上酣醉失态,学生都会觉得你在讲台上的形象不过是“道貌岸然”。还有个别老师,在这个权利、平等意识觉醒的时代,竟然还存在着将学生当作“家奴”的观念。就在几天前,有媒体又曝出江西省赣州市一小学女老师让学生在烈日下为其洗车的新闻。更有个别老师,与学生搞出不伦之恋,甚至挟身份优势玷污自己学生。

  为师者当自重,不可做失德违法之事,这是“为师者当自尊”之一解。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也鼓励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作为老师,不能打骂孩子,不能羞辱孩子,更不能对孩子做出不齿之事。教育学上也倡导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能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温存的师生之谊,如果能让学生在多少年后回忆起老师时,满脑子都还是一种温情脉脉的画面,岂不是一种更成功的师生境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师道不能没有尊严。我送孩子上幼儿园,发现幼儿园每天早晨都安排两名老师站在门口值勤,向入园家长和孩子鞠躬致意。此举看似亲民众、近学生,实则差矣。古代孩子见了老师,当执弟子礼,就连家长见了老师也得毕恭毕敬。可今天,老师您这一鞠躬,我真是受宠若惊,我孩子更是承受不起。

  我的一位老师朋友还跟我讲过一件事,说他们学校有一年新学期开学前,校方让老师提前把教室打扫干净以迎接学生到校。我认为此举又大谬也,不是说老师干不得这种体力活,而是说没有让老师打扫卫生而让学生坐享的道理。《礼记·学记》说得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众人才懂得敬重学业。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仍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道理所在。

  为师者当自重,不可随意轻贱自己,这是“为师者应自尊”之另一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