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寅 2日挂牌交易的大盘股江苏银行如其他新股上市的首日表现一样,开盘涨44%秒停,报收9.03元。昨天,江苏银行以涨停收盘,动态市盈率估值达到10.22倍,比此前最高的宁波银行动态市盈率还要高出近40%。 谈到银行股,大家多是不以为然,盘子太大没有股性,坏账比率会越来越高,利率即将市场化等等。此前,市场主流分析也提醒银行股的破发风险,但是江苏银行给了主流分析一记耳光,不但不破发还高亢上行,一字封板,8月2日收盘封单金额9亿余元。 江苏银行算是2007年之后,发行的第一只城商行股,有引爆点。另外,价格低,流通市值小。江苏银行发行价6.27元,流通股才11.5亿股,流通市值115亿元,在城商行中算袖珍流通市值。昨天收盘后,北京银行的流通市值为1270亿元;宁波银行的流通市值为527亿元。 尽管如此,江苏银行作为千亿市值的大盘股,接连上演涨停,估值远超同行,这或许要跟新股发行制度联系起来。自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股上市后历经首日44%秒停,又连续涨停,涨停打开后又继续涨不停。新股上市后达到百亿市值、股价百元、静态PE100多倍甚至几百倍是普遍现象。 资深市场观察人士朱邦凌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新股现新“三高”IPO改革陷入轮回》文章指出,2009年的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催生了上市公司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为标志的“三高”现象。2014年IPO新政后,新股上市后的高股价、高市盈率、高额再融资,可称为上市端或需求端的新“三高”。新“三高”,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其本质一脉相承,根源是相通的。新旧“三高”的根源在于新股包含多重溢价,主要有核准制背书溢价、壳资源溢价、新股稀缺性溢价、小市值偏好溢价、上市后的并购重组溢价、市值配售溢价,由于过去监管相对宽松,部分新股包含坐庄模式溢价、财务粉饰溢价。在大部分创业板与题材股高市盈率的基础上,新股已经注定会股价不菲,再获得如此之多的溢价,价格只能在天上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