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新 微信公众号造谣“吸粉”已成众矢之的。前天,宁波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这么一则消息:“快来抢!宁波海洋世界门票1000张,小伙伴约吗?一人抢,两人同行。”很多小伙伴纷纷关注并转发。而昨天宁波海洋世界称根本没有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而且“躺枪”已不止一次,去年9月,宁波一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类似的赠票消息。8月3日《东南商报》 通过谣言、流言、博眼球、吸粉丝甚至直接赚快钱,已成为微信群与微信朋友圈内的乱象之一,也成为众矢之的,但处理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去年年底,国家工商总局已经与微信方面开展合作,对微信公众号的广告发布进行监管,但对不属于公共开放平台如朋友圈等私人领域,暂时监管不到,如果接到举报也将对其进行查处。除了这次宁波海洋世界赠票,还有“2016中国石化‘油中感谢’:关注微信号就免费送200元的加油卡”,以及“上海迪士尼盛大开园放送门票:关注该公众号、回复‘取票’即可免费领取门票”等,那些微信撒谎行骗的最终大都不了了之。像上月宁波环球银泰城一家名为“远洋1699轻奢海鲜自助”的餐厅涉嫌通过微信公众号虚假宣传而被立案调查的,只是少数。 而纸媒发出主流声音,就有望在较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 与许多不靠谱的微信公众号相比,纸媒上刊载的无论是新闻还是广告,其权威性与真实性是绝大多数公众号所无法比拟的,且制作与刊出都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一个城市的品牌报纸尤其如此。因此,出现了虚假广告之类的微信谣言事件,作为受害者的一方,除了向有关部门举报,还应当尽快在报纸上发布澄清声明,让谣言止于“知者”,并向造谣者追索登报费用与其他相关损失;同时,有关部门除了依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微信十条”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外,不妨将办案结果“广而告之”。 除了那些虚假广告、谣言广告,微信朋友圈还充斥着大量诸如“使用微波炉致癌”、“西瓜被打针增色增甜”等似是而非的流言,还有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因此,造成损失的微波炉生产商和瓜农等,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向有关部门举报,向谣言、流言的始作俑者索赔并登报澄清。报纸也不妨针这些微信谣言、流言,通过深度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正面回应那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微信谣言、流言、“心灵鸡汤”之所以能动辄获取“10万+”的点击量、转发数以及粉丝群,说明这些“议题”确实抓到了众人关注“痛点”和“痒处”。纸媒在勇于发出主流声音,粉碎谣言的同时,也不妨运用互联网思维,主动策划一些类似的“议题”,让真相经常走在谣言、流言前面,为自己“吸粉”,让造谣的公众号“掉粉”直至“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