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的挥写

  □谢继东

  

  “看得见的思想”———沙孟海与井上有一书法展日前在宁波华茂美术馆展出。沙孟海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对宁波的观众来说,似乎一切介绍都属多余。但是,对来自日本的书法家井上有一,宁波的观众还是很陌生,不少人甚至在参观时直呼“看不懂”!

  井上有一的书法作品应如何解读?他是一个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艺术家,还是一个目无法则、狂乱不羁的沽名钓誉者?

  笔者除了在现场“近距离”感受有一的一幅幅大胆泼墨、与众不同的作品外,还收集阅览了有关有一的生平、评论。通过走进他的生命历程和心灵世界,通过解读他的作品与“书写行为”,对这位剃着光头、挥运巨笔、墨迹飞溅、无拘无束的艺术家和他那非书非画、蓦然突兀的书作,似乎有了些理解,感受到作品背后那一颗孤独的心,一颗不为名利所困、为艺术不屈不挠的心。

  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生活造就了有一。一九四五年,美军猛烈轰炸东京,有十万人被烧死。躺在横尸累累的校园之中,这悲惨之夜令他永生难忘,也让他彻底看透生死,超越生死而执着于艺术。

  同时代的艺术思潮也深刻地影响着他。战后,“行动画派”(亦称“抽象表现派”)正在美国纽约盛行,有一扎起扫帚草做成又粗又硬的笔,饱蘸颜料摔到工艺纸上,涂抹出随心所欲的线条。他摈弃笔墨纸,摈弃文字,勇敢地尝试“写的行为”。

  1985年6月,69岁的有一在贫困交集中患癌去世,写下了生命的绝唱、艺术的悲歌。有一生前落寞、孤独、贫穷,在他去世后的三十余年来,中西方艺术家却给予了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价。

  许江说:井上有一用心去书写,他是把传统书法从书斋转变到展厅展示的一位最重要的艺术家,我把心留给了有一。

  陈振濂说:书法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所做,但有一却把一生的幸福都献给了书法。

  而作为井上有一的知交,海上雅臣说,有一的作品已经突破了书法的法则和框架,浑然天成,观众想要找到下笔的顺序都很难。欧美的观众并不懂欣赏书法,但他们很喜欢有一的作品,认为他甚至可以与美术界的毕加索、梵高相提并论。

  真正的艺术永远是鲜活、有思想的。真正的艺术家也似乎永远是孤独、贫穷的。井上有一的书法在宁波的短暂展出,似乎未引起太多的关注与震动。故特撰此文,介绍有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