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我的舞龙队(七)

  □沈东海

  去市民广场训练,接受大家的检阅

  练到后来,舞龙队员已能熟练地把一套动作做完。因此,他们的表现欲望也来了。

  在他们的一再要求下,我同意去镇海区骆驼镇最热闹的地方———市民广场训练。答应他们有两个原因:一个想让他们在人潮中表演,过心理关,还有一个就是以后表演在那里进行,为了安全起见,提前去适应场地很有必要。毕竟对于新人而言,换个地方舞龙很容易迷失方位感。

  第一次在人潮中表演,谁都没底。我们被几百人包围着,我的心情很忐忑,毕竟我脱离舞台太久,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表演龙珠,毕竟这是我教的第一条舞龙队。我的队员却信心满满,跟着我从头到尾将动作做完,但围观的人群一直静悄悄的,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我从没有感觉到安静也会让人如此害怕。

  直到我们演完,人群像一股突然澎湃的潮水,涌了过来。有人想和舞龙队员拍照合影,也有人想和龙留影,更多的人想打听这支舞龙队的情况。他们问我们是哪里的?训练多久了?一群聋哑人见此,纷纷指着自己的耳朵,摇摇手,表示听不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支聋哑人舞龙队,开始纷纷鼓掌,竖起大拇指。队员们见此,也纷纷相互竖起大拇指,快乐地笑了,仿佛吃了蜜一般。

  回来的时候,聋协主席问我:“刚才为什么不说话?”我说:“在聋哑人面前,大家说的话肯定是真话。我想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以便以后更好地改进。”

  能不能上台表演,还是个未知数

  又过了几天,听主席说,镇海的老师要过来看了。如果他们觉得满意,我们的舞龙队才能在镇海区残疾人文艺会演中演出,因为晚上演出时间有限,想演出的团队又太多了。当时我听了,有点惶恐,没想到演出还有门槛。毕竟练了二十多天,最后不能上台,是比较丢脸的。

  之后我开始精修动作,研究怎样与音乐精确配合。老师来的那天,在残联门口,我们把它完美呈现出来了。老师看了,表示满意,但也给我提了要求,说音乐都完了,你们还有一大段动作没做完。

  我想解释,毕竟我的节奏完全是按他们来的,他们听不到,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

  为此,我在不多的时间里,又开始精简动作,不停配音乐,忙了好几个晚上,差点累趴下。这才有了演出那天,音乐停,表演刚刚结束的那一幕。

  一个不太圆满的结局

  2014年9月16日,晚七点,镇海区残疾人文艺会演在骆驼镇市民广场举行,我们的舞龙队受到重视,被放在了首演。

  只是那天排练的时候我就发现:舞台太小,我们整条舞龙队一字排开都站不下。后来在我的调整下,勉强挤下了。不曾想,演出时,还是受到了它的限制与影响,最后以零点几分的微弱差距,输给了别人,拿到了一个三等奖。再后来,那条借来的龙还了,舞龙又缺少资金的支持,再加上比赛对队员信心上的打击,这支舞龙队无形中就解散了。

  第二年春,我无奈地转到九龙湖镇两个村去当教练,帮其中一个村拿到了他们想要的银奖。其中快乐虽不言而喻,但从心而论,我还是比较喜欢做聋哑人舞龙教练。我更希望看着它,在我的带领下,一点点茁壮成长,甚至能够看到它走出去的那一天。因此到现在,我还一直渴望有一个团队,或者一个人,能给这支舞龙队一点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不知道我的这篇微不足道的文字,是否能给予它重建的希望。这是我一直希望看到的。

  (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