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味白玉蟹

  □戴勤锋

  

  在宁波沿海广袤的滩涂上,生活着许多种小蟹,常见的有沙蟹、和尚蟹、白玉蟹、红钳蟹、寄居蟹等。这些螃蟹由于个小肉少,吃客们大多不屑一顾,但唯独白玉蟹是个例外,此蟹俗称“螃元蟹”,经盐、酒腌浸后,蟹蚶洁白如玉,味道咸中带鲜,是佐粥下饭的美味家常菜。  

  白玉蟹对“老宁波”来说,曾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下饭”。记得儿时早晨上学前,一大碗泡饭就着两只咸津津的白玉蟹,小肚子就能填得滚圆。放学回家,没啥零食可吃,掀开食罩拿一只白玉蟹嘬嘬含含可以吃上半天。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去酒店吃饭,对此蟹依然情有独钟。  

  美食家蔡澜说:“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这句话,也体现在宁波籍游子对白玉蟹的情结上。就说我家那些从宁波出去的亲戚吧,每次回来探亲,总不忘带几瓶泥螺和白玉蟹回去。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些年去重庆旅游时所经历的一件事。那天在酒店吃饭,由于重庆菜以辣为主,大家都抱怨吃不惯。这时,有个朋友变戏法般拿出一瓶白玉蟹来,正当我们为有“咸下饭”感到高兴时,只见从邻桌过来一位老人,问我们是不是宁波人?能否送给他两只蟹尝尝。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立即用宁波话向我们道谢。后来我们才知道,老人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重庆工作,此后就一直生活在了异乡。刚才听到乡音,尤其是看到我们吃白玉蟹时,顿时勾起了他的许多回忆。老人激动地说,故乡的味道胜过满桌好菜,好吃得让他想哭。老人动情的话语,使我们对乡愁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白玉蟹好吃,如果自己亲手去捉的话,则更添几分乐趣。  

  夏天是白玉蟹活动最频繁的季节,每当退潮后,它们就会爬出洞穴到滩涂上觅食。这时,只要找根竹竿,再用线绑点肉皮,就可以钓蟹了。白玉蟹很馋,看到有好吃的,就忙不迭地用螯去抓,等它抓紧诱饵后,只要快速提竿,白玉蟹就手到擒来。不过此法对海边人来说,有点“小儿科”了,他们最喜欢的方法是照蟹。晚上的滩涂,爬满了大大小小的白玉蟹,它们有的相互追逐嬉闹,有的吹着泡泡换气,还有的爬到芦苇叶上“荡秋千”,简直把滩涂当成了游乐园。当然,这也是捉蟹的最好时机,你只要轻轻地走过去,趁着蟹被手电筒照得晕头转向,赶紧把它们捉进桶里。随着夜色渐浓,捉蟹的人也越来越多,滩涂上星星点点的灯光,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涛声,让人恍若走进了一个美妙的仲夏夜之梦。照蟹一般在涨潮前,也就是晚上十点左右结束,手脚麻利的人,两三个小时就能捉到二十多斤。  

  白玉蟹捉来,要在淡盐水中养上半天,等它们把肚子里的脏物吐尽后才能烹制。白玉蟹可以红烧,也可以裹上面粉油炸,但对宁波人来说,最经典的吃法是用盐和酒腌制。说来好笑,我第一次腌制白玉蟹就以失败告终。那天,我把蟹洗净后倒在一只放了盐水的大瓶子里,第二天一看,里面的蟹游得正欢。中午吃饭时和同事一说,结果全场爆笑。原来是我放了太多的水,而白玉蟹本来就生活在咸水里,我这样做无疑是在养蟹而不是腌蟹了。正确的做法是:瓶子里的盐水以刚好没过蟹为标准,然后加入适量的白酒和姜片。加白酒不仅可以杀菌、去腥、增香,还可以将蟹醉晕,以免它们挣扎时脱落蟹脚。经过一天一夜的腌制,就可以开瓶食用了。吃时沾点醋,那细嫩的肉质,凝脂似的蟹黄,还有咸中带鲜的味道,让人不禁胃口大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