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奶奶,你看我剪的大鲤鱼和小白兔像不像?”日前,在高钱村的文化礼堂里,年仅9岁的钱俊,向两位70岁的非遗传承人展示刚刚学会的剪纸。钱俊一直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听说村里文化礼堂有免费的剪纸技艺培训,便同小伙伴一起报名参加了。2013年以来,宁波市逐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目前700多个行政村共建成789家文化礼堂。 8月23日《宁波晚报》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将我们带进了一个五彩斑驳的世界,我们尽情享受着现代文明清风吹拂。可是,总有很多东西会让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在不经意间有些伤感。那就是已经久远的记忆,久远的文化。 当传统文化不再的时候,当记忆深处空白的时候。当很多传统文化被其他国家拿去申遗的时候,在责备他们不讲究,不厚道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轻视?宁波市建设“文化礼堂”的做法是顺应时代步伐的,是和时代步伐合拍的,演奏出的自然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大美乐曲了。 三年的时间,宁波市在700个行政村建设了789家文化礼堂,他们将民间艺人聚合在一起,让他们免费向喜爱传统文化的人传授传统文化,被传承的不仅是记忆,而是鲜活的“看到”、“会做”。三年来,文化礼堂累计举行了1.2万多场大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156万人次,极大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让农民在家门口“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同时也发掘和培育了一大批乡贤能人、文化达人和农民文艺团队。 一说到传统文化,我们总会感到是枯燥的,是乏味的,是陈旧的。从宁波市的创新发展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极度喜爱,甚至超越了很多现代元素。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孩子们也都因为文化礼堂,而爱上了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比赛,吸引多多的讲解,让文化大院成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文化礼堂带来的效应如同春风,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正能量迅速得到传递。这也说明不是传统文化没有吸引力,而是我们该如何找到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如何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传统文化就是一道大宅门,关闭着我们看不到里面的精彩。一旦推开了这扇门,光芒就能闪耀在这个时代的空间里。“文化礼堂”敲开了文化传承的大宅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