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彩之景

  □碧水

  

  此乃卢河探源之旅,是玛丽陪同的自驾游。可惜准备得匆忙,忘了带水,忘了带纸,忘了带录音笔,忘带旅游常带的东西,幸亏带了相机,留住一路的五彩之景。

  卢河是法国东部地区杜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乌昂(Ouhans)镇。我们逆流而行,停泊的第一站,为卢河流入杜河的一小镇。这是带状而居的小镇,与家乡小镇的民居相似,这里一部分民居前门是店,后门是河。站在卢河的桥上,沿河而建的民居消失在水的尽头,那些民居的建筑犹如凤凰古城沱江上的吊脚楼,有的榭筑河上,不过沿河而建的建筑均不是木或竹的吊脚楼。这是大好的天气,太阳斜照的河面,光线极为均匀明朗。由于光线的细致,那些建筑的外墙板壁上或深或浅的彩色涂料被照出纤维状的质地,显出一种岁月的苍老感。

  走马观花似的探源之旅,不知100多公里长的卢河弯曲流经多少小镇,亦记不住卢河下游末端的小镇名称,却记住这一小镇最漂亮的建筑是图书馆。图书馆位于卢河桥畔,是一幢外墙为奶黄色的现代建筑。匆匆过客,不知馆藏如何。伫立桥畔,走上斜坡甬道,我取景摄下图书馆的全景,然皆不如实景的美。甬道与桥畔的一小方空间,堆立一座石雕,是一座大山上的一个圆球与三个人的图像。一个开凿的男人与一对嬉戏的母子塑像令人遐想。

  真是大好的天气,太阳斜照,将车窗外的一切照得如此透彻。天是天,蓝的或白的天空,像白浪飘浮的海洋。地是地,绿黄或赤橙的大地,多彩而耀眼。远处的山像一张青绿的色卡辨识图,此间流动的车辆,皆成天与地的背景。卢河探源颠覆初识法国的印象,法国的自然景色,不像水墨画,更像水彩画。

  最美的是大地。这一块是农田,多为彩色,绿的是高粱,黄的是小麦。高粱田,那青绿的茎叶间,抽出点点粉的穗头,而麦田里,高的麦浪起伏,低的像铺就一层金色的地毯,地毯上有星星似的麦秸卷,干什么用?是牛的食物,冬天的草食。那是一片牧场,车经过的两旁是绿草如茵的大地,一块块被铁丝隔开的场地,不时有三五扎堆的牛群、羊群或马群。我们的车停泊在一牧场边,观望吃草反刍的牛,观望排队静候的奶牛一一走上挤奶车,白色的乳汁汩汩流入银色的不锈钢球罐,在这里看到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实景。大地喂养小麦,小麦衍生麦秸,麦秸喂养牛儿,牛粪肥沃大地,此刻我仿佛看到生物循环链,这是自然形成,没有必要探问关于环保的意义。

  一路向北,偶有潺潺流水声,还有人们的嬉水声,浪里白条是在靠近源头的一小镇的记忆。为了加深记记,玛丽驾车到卢河,隔河遥望对岸,有一幢背山面河的别墅。别墅的阳台上有五人围着长方餐桌在喝酒,很像儿时家乡纳凉的情景,与家乡纳凉不同的是,小镇人以一家一户为单元。小镇静悄悄,隔河竟能闻得他或她的话语声,就连窗台上蹦跳的麻雀,那小爪子柔软的落地声,也一一入耳。

  卢河发源地的景色一般,不过是山水的自然组合,一幅幅瀑布与湖、潭、石构成的画面,比不上黄果树、雁荡山、诺日朗瀑布那般壮观。然而,这里没有扰乱风景的多余设施,只有清晰的天,青翠的地,清涟的水,还有清懿的游人。难忘卢河探源之旅,更难忘的是一路所见的五彩之景,那是大自然的斑斓,亦是大自然的本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