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捐善款”应成慈善范本

  汪昌莲

  8月30日上午,江苏省宿迁市4个困难家庭同时收到了一笔捐款。记者了解到,这笔钱原本是王先生一家通过众筹平台为罹患脑瘤的8岁侄女王雨募集的医药费。可惜不久前,王雨因病情恶化去世了,募集来的爱心款还剩下11万余元。为了让这笔爱心款有个好“归宿”,他们决定把钱转捐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8月31日《现代快报》

  

  在这个充满爱和善的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人拾柴火焰高,从来都不缺现实的佐证,江苏宿迁市民王先生“众筹救侄女”,便是鲜活的例证。王先生8岁侄女患脑瘤,因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其通过网上众筹平台,很快筹到善款18万元。但是,由于病情太重,侄女不幸去世。悲痛之余,王先生毅然决定,将剩余的11万元善款,转捐给4个困难家庭,让爱心得以延续和升华。

  首先,爱心的簇拥,慈善的伟力,不仅抚平了王先生失去侄女留下的伤痛,而且给他一家人带来了无以言表的感动;同时,也激发出了其善良、质朴的情怀。再者,王先生将剩余的善款,转捐给4个贫困家庭,表现出了一种良好的姿态:不贪占公众的爱心,不奢享慈善资源。从这一点来看,王先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姿态,值得许多受助对象仿效。

  特别是,王先生将余款捐出,也是与爱心和慈善的一种良性互动。其一,期待由自己发起的这次“众筹救侄女”行动,始于众筹,终于慈善,能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其二,在接受爱心援助的同时,向爱心人士表达感恩之情。其三,希望人们不要把关注和爱心聚集于他们一家人身上,社会上还有比其更不幸、更需要帮助的人。

  可见,王先生转捐善款,应成为一个慈善范本。对爱心和慈善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反哺爱心和慈善。具体来讲,受助对象如果觉得“爱心过剩”,或者善款没有用完,不妨将接受的部分善款捐献出去,去救助那些比自己更不幸、更需要帮助的人。只有这样,对爱心和慈善的良性互动,才更有实际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慈善“回流”的温暖力量;也只有这样,每一次网上众筹募捐活动,均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