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谈巷议

  九成新人不婚检,不能干瞪眼

  

  自从以自愿免费婚检替代强制婚检后,北京市的婚检率直线下降,甚至有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有免费婚检。根据北京卫计委公布数据,去年北京婚检率仅为9.44%,尚不足一成。与此同时,婚检人群疾病检出率却翻倍,由1996年的5%上升到2015年的11.94%左右,男女生殖系统疾病均呈上升趋势。9月20日《北京晨报》

  

  北京婚检率不足一成,这就意味着有九成新人不婚检,这是令人担忧的。作为一种婚前保健服务,婚检不同于一般体检,目的在于筛查男女双方可能患有的、影响婚育的疾病,避免医学上认为不适当的婚育,以及对一些影响婚育的疾病进行防治和指导,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做婚检,就会使一些传染病、生理性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引发婴儿出生缺陷率升高,不仅影响后代健康和家庭幸福,也会给政府和社会造成负担。

  对于九成新人不婚检的可忧现状,相关部门需强力纠偏。首先要做的功课是,大力宣传推广“婚检有益于婚姻幸福”,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婚检是维护婚姻双方健康、和睦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婴儿出生缺陷、保护孩子健康的首要屏障,主动婚检、优生优育,才是对自己、对配偶、对后代、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姿态。

  其次,婚姻登记部门在办理新婚夫妇结婚登记前,首先应主动引导、鼓励男女双方先履行婚检程序,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并不是要回归强制婚检的老路,而是“柔性强制”,婚姻登记部门不将婚检结果作为结婚与否的必要条件,但必须予以安全提醒及主动鼓励。

  免费婚检率低,还与婚检机构的服务意识不浓、服务水平不高有关。应优化服务流程,将免费婚检、婚姻登记集中于一处服务,有效纾解老百姓在婚姻登记和婚检中两头奔波之苦。何勇海

  

  “学姐变学妹”为的是“诗和远方”

  

  “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做出自己内心的决定,一件事是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我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就一定会为这个决定负责到底。十年后二十年后,再回头看,我会很感谢二十岁的自己。”9月19日,宁波镇海中学2014届毕业生饶津瑞郑重地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就在今年,这个已经读大三的20岁女孩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从大一读起,改学医学。

  9月20日《宁波晚报》

  

  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编织自己的梦想。而20岁的女孩饶津瑞却打碎了原本可以轻松进入的梦,走进了另外一个为了理想而编织的花环里。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这岂不是让昔日付出滚滚东去了吗?

  而在饶津瑞看来,这才是她想要的人生。她说,学医就是自己的理想,这个梦始终就没有破灭过。

  我们为“学姐变学妹”的勇气而感动,这是真正的诗和远方。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问题是有多少人敢于为了“诗和远方”,放弃“现实的骨头”?

  有多少学子不是“为了能上大学”、“为了能找到工作”而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每年高考之后街头出现的“天价志愿指导”指导的是人生理想?他们指导的只是“能提高大学录取率”,这样的志愿填报还是人生的志愿和理想吗?

  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学得更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因为有了喜爱的成分,你才能热爱,有了热爱的成分你才能成为佼佼者。我们何必逼着想当医生的人当教师,何必逼着想当教师的人当医生?

  “大三学姐变大一学妹”不仅是“诗和远方”,其中暴露的是大学录取模式的固化,以及专业选择的逐利心态。当然,还有大学专业互相转换的制度困境。郭元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