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0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是为了再次重逢

  援藏记事

  {7}

  □三皮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5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11月初,公司给我们放了假,安排我们各地去转转。我有了与西藏的山山水水一一告别的机会。

  在纳木错,我赤裸着上身躺着在厚厚的积雪中,寒冷与纯粹一点一点地渗入肌肤,我想让它们在我的脑海里停留得更久一点,足够我日后回忆,这么疯狂的举动想必以后不会再有。在羊湖,我静静地坐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湖面魔术般地变幻色彩,因为离贡嘎机场近,两年里我记不清是第几次上来,每一次都是净化般的享受。在扎什伦布寺,我与一个老年僧侣一起走在片石铺就的曲折巷道里,他用洞悉岁月的眼神看着路人,看着我,让我很想坐下来与他聊聊人生。在哲蚌寺,我坐看喇嘛们辩经,寺外是静寂的荒漠,寺内是鲜活的人声,如此和谐,即使什么都听不懂,但阳光温煦、树影斑驳,就这么看着不说话,也挺好。

  流连在拉萨街头,我喝了一碗又一碗的酸奶和甜茶。掀开厚厚的布帘,我告诉肉夹馍店的老板娘,我要走了,最后一次来品尝她的羊肉汤。还有要告别的是我的朋友藏獒小黑。援藏期间,我接替扎西给它喂食、洗澡。6月里我们重逢时,小黑直往我的身上扑,我自己来不及洗尘,先给它洗了个澡。这一次,我摸着它的头,它呜呜地低狺着,用漆黑的眼珠盯着我,看得我鼻头发紧。再一次离开,记忆的重量让我有点不堪承受。

  扎西的妈妈在村里搜罗了200个藏鸡蛋,满满一大箱,异常小心地包扎好,要我带回来。次旦罗布给了我一瓶奶宝,说,波哥,这是我们用来做酸奶的菌,早上往里面倒上鲜奶,晚上就能喝到正宗的拉萨酸奶。食堂杨姐送了一大盒藏香,索朗托人从尼泊尔带了两块羊毛披肩,丹增副总送了一幅唐卡,还备了两箱拉萨啤酒,非带不可。他说,波波,带点西藏的水回家,喝着它,你会记得回来。我的宿舍里堆满了礼物,藏刀、牦牛角梳、吊牌、手串、阿里的雪菊、林芝的松茸、日喀则的牛肉干,他们是要我把整个西藏打包带回家吗?格桑书记动情地说,波波,你真是汉藏之间的友好大使,从来没有一个援藏员工受到如此的欢迎。是的吧,真诚真心不分民族。

  四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从拉萨萧瑟的冬天穿越回到宁波明媚的秋日,因为醉氧,我脸色潮红并犯困。我想我要适应的是“空间差”。

  次罗的奶宝养了好久,原来一小罐的菌繁殖得很快,分了好几个人,但大家终是接受不了这个酸度。因为每天要用鲜奶养着,日子久了,老婆也没了耐心,我只得默认她的丢弃行为。但与西藏的联系一直不曾中断,有空便与西藏公司的兄弟们在微信群里聊天,尼玛扎西考了公务员去了日喀则地区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镇政府;综合部的秋秋终于还是辞职回了四川,她说亲情比谋生更重要。李鹤副总被授予“西藏通航暨安全保障5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二等功”,他的脸被紫外线雕饰得愈加沟壑丰富。扎西达娃生了个胖儿子,我用快递邮了一箱花王尿不湿和两套奶瓶,他开玩笑说要让孩子认我作义父。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又一个6月到来时,我请了年休假,第三次回到西藏。拉萨灿烂温暖的阳光直直照进我的内心深处,一颗心再次生出莫名的欢喜来。每一个没到过拉萨的人,都深信有一天会站在布宫前;每一个去过拉萨的人,必定会一去再去。

  西藏,我期待下一次的再见。(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