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出笑话的公益广告说明了啥 近日,记者接获爆料称,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大街上误现山西省介休市的公益广告。正定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紧邻省会石家庄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而介休市则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山西省直辖、晋中市代管的县级市。 10月13日澎湃新闻网 在河北正定的街头,出现“和谐介休心连心”的标语,着实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这种乌龙笑话,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譬如2015年10月,湖北省仙桃市街头就曾惊现“热爱祖国,热爱洛阳”的标语。“正定和谐介休”,“仙桃热爱洛阳”,无疑都是广告标语制作方出了疏忽。此次正定方面也回应称,广告是由交管部门负责,委托一家广告公司做的。 显然,广告公司的职员要打板子,把关不严的交管部门要受批评;如果各方加强反思、改进工作作风,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标语出错”事件再度发生。但笔者认为,其实这一事件中的根本问题,还不在于标语出错,而是标语抄袭、有口无心,是各方对公益广告不负责任、把文明宣传不当回事。 按道理说,交管部门应该提供公益广告的内容,广告公司只需按文本制作即可;也就是说,“和谐介休心连心”这一内容很可能是交管部门提供的。这说明交管部门只是以敷衍糊弄的态度对待文明宣传。这种连制定者自身都懒得多看一眼的文明宣传,真的能够感染、影响当地居民吗? 在这样的文明宣传中,折射出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断裂,更是言行脱节、知行不一的集中体现。怎样有效地进行文明宣传,应该是由各方参与、多方论证得出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喊几个正确的口号就行了。否则,就算在公益广告里把“介休”改回了“正定”,也不可能真正带来精神的共鸣。段思平 哲理短信的“精神钙”也应适时而止 从去年底开始,成都校区大二女生李梦洁每隔半个月左右,就会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面对同学艳羡的神色,她苦笑着说:“身在其中,冷暖自知。”事实上,从初中住校开始,爸爸每天给李梦洁发一条短信,信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人生哲学之类的内容。她认为,这种父女之间妥协而来的家书,对她是一种无形的负担。 10月13日《成都商报》 孩子不仅需要物质食物满足成长需求,也需要“精神钙”构建强劲的内心世界。人生哲理、名人警句确实可以激励孩子勤奋、坚忍,精神饱满,树立远大理想。然而,好的食物并非多多益善,营养再丰富也只能按需而食,绝不能过多补充,“精神钙”也应如此。当同学对李梦洁经常收到爸爸的励志名言、哲理短信感动钦慕时,李梦洁却苦笑地道出自己的感受———身在其中,冷暖自知。 显然,李梦洁对爸爸用哲理短信“加餐”并不领情。较之于其他父母让孩子拼命补课,李爸爸用哲理名言激励李梦洁的做法,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补课,且更技高一筹。然而,每日一条的励志哲理短信太过频繁,磨平了李梦洁的阅读兴趣,并最终成了负担。 李梦洁是女孩,“逆风效应”不强烈,默默忍受了爸爸的“折磨”,勉强配合爸爸及时反馈读后感。可她内心很抵触,品读哲理短信早就成了走过场,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连李爸爸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哲理短信“差强人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见,“精神钙”并非对谁都有效,也不是多多益善。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给孩子额外的压力,不把“精神钙”强加给孩子,不为他们订制未来,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黄齐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