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违诚信的虚假发货是自绝后路

  马涛

  宁波市民白女士在淘宝网店上,花了3万余元买了4部iPhone6 Plus。眼看着手机要快递到手了,却发现店家取消了订单,已经到了宁波的手机又“原路返回”了。气恼的白女士认为店家“欺诈”,诉至法院。日前宁波中院审结此案,判定店家不存在骗取价款或者费用的行为,驳回白女士的起诉。

  10月13日《宁波晚报》

  

  对于这起案例,网友的评论分为两个极端。一些做过电商的网友先是诉苦,说如今网店难做,想各种法子求推送,做促销,增销量,做得有些过头也是没法子;大多消费者认为,店家不厚道,戏耍消费者,丝毫未顾忌他人感受,有悖于“诚信”原则。笔者以为,这算是电商的小聪明,但是用错了地方,脑子活一点不要紧,但千万不要走偏了道。

  说到底,这是网店“刷单”的一个套路。早先,店家雇人刷单,虚假发货,后来查得紧了,又开始给顾客寄出一些廉价的赠品,甚至是空盒子。许多人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店家在“走量”。白女士的遭遇则恶劣得多,店家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单方面撤销订单,虽然没有构成违法,但明显违背了“诚信”的经营准则,实不可取。

  看起来,这家淘宝网店也并非对“诚信”毫不在意。在白女士要求退款时,店家态度不错,但要求“退款理由能不能选‘无理由退’或‘其他’”。也就是说,店家也担心这条“不良记录”砸了自家的招牌。这就是“掩耳盗铃”之举,想通过刷单把信誉弄上去,给人留个好印象,私底下却想出这样的招数。

  说到刷单走量,笔者想到心理学上的一个词语“晕轮效益”。比如说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他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似“爱屋及乌”的原理。网店也是如此,如果销量多,那么会给消费者带来货真价实、信誉好、值得一买的第一感觉。确实,交易量是网购的重要参考指标。可店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白女士在评论中将这段经历曝出来,那之前做的那些“形象工程”不是白做了吗?

  先不说网购中的“打假”问题,只说撤单走量这一点,就凸显出网购中诚信的缺失。至于怎么应对消费者的诘问和淘宝官方的监管,乃至司法诉讼,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套路。从这一点来看,店家自律固然重要,但监管也不能落后。

  从一条撤单惹上官司这件事本身来说,这确实是如今电商环境复杂化的一个缩影。但无论大环境如何,小聪明只该用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畴内。经营好网店,靠的是质量过硬的产品,优秀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服务方案,绝不仅仅是通过刷单、点赞和上首页、发红包,就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