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菱”

  □潘玉毅

  

  晚上吃饭,饭桌上有菱角。由于不吃这味美食已经有多时了,我便多吃了几只。于是直到临睡前,仍觉嘴边余味犹在。

  大抵在南方人眼里,菱角算是一味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它既可以被当作零食来吃,也可以被当作主食来吃。菱角的种类有很多,仅从外形上看,有四个角的,有两个角的,也有没角的,而吾乡慈溪的菱角多是四角菱。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这里管菱角不叫菱角,叫“大龙”。可它的样子与龙扯不上半点关系,倒更像是微信表情里的魔鬼头像。

  菱角一般煮熟了来吃,清而不腻,味道极佳。煮熟的菱角大多是紫色的,稍微带一点灰。由于菱角的壳是硬的,吃的时候一般先要用牙齿咬开,所以初入口时略有苦味,及至掰开果实,细嚼慢咽,有一种独有的香醇在里面。听长辈讲,菱角碾成粉也很美味,只是如今吃的人渐渐少了。《本草纲目》里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可见,菱角的营养价值也不错。

  菱角不但有味,而且有名。想要知道一种东西是否有名,从古人的诗歌中可以约略知道。菱角这种东西,不但江淹、郭璞、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写过,连梁武帝、梁简文帝等帝王家也喜欢拿来当作写作对象。当然,更多时候,诗人写作诗歌,与人是分不开的。而他们写菱角的诗歌则与采菱人相关,且采莲的多是妙龄少女。与《采莲曲》相似,六朝诗人写诗多喜欢将女子采菱的活动与隐约缠绵的爱情交织在一起写。

  翻阅古籍,前人写采菱的诗歌有很多,但我最喜欢须徐勉的《采菱曲》:“相携及嘉月,采菱渡北渚。微风吹櫂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这首诗与刘禹锡《采菱行》里“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的描述不同,将少女对爱情的期待写得极有味道。

  采菱是江南的旧俗,而且似乎一直就有。女友跟我讲,她小时候就常坐着木桶去河里采菱,怎么采的记不得了,但是那种感觉特别好。古时候采菱,女子坐着小舟,唱着歌,人影与歌声可以把一江的水与两岸的人都灌醉。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就曾这么写道:“只要有红菱可吃,清歌可听,我便这么划他十年八年船,那也不累。”

  提及菱角,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典故———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我每次读到这里都不禁为之莞尔,尤其是“前山后山,何地不有”一句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矮人看戏何曾见”的形象跃然纸上。可是再一细想,自己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于是,吃菱的时候不免多了几分惭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