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伟 通讯员 詹婷 11月起,全大市所有数据都上线“宁波公共服务”微信号和浙江政务服务网,县(市)区及乡镇的居民办事也能“按图索骥”了。 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通俗地讲,就是政府列出“菜单”,让市民点什么有什么,还要能“吃”得省钱省心,可以通过互联网叫“外卖”,不出家门也能办事。“吃”完给不给好评,也由群众说了算。 1.7万余项 公共服务事项上线 据市编委办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31日,全大市共梳理出17020项(已动态调整137项)公共服务事项。涉及教育、卫生计生、民政事务、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经济发展服务、中介服务等27个服务行业;按照服务种类分为查询、咨询、培训、缴纳、检验检测、评估、公证、认证等19个类别。 上线后的所有公共服务事项,均编制办事指南,列明事项名称、主要内容、实施单位、实施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事地点、受理接待时间、咨询电话等24个指标项,将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办什么?怎么办?哪里办?找谁办?多长时间办?办不好怎么办?”清楚解答,老百姓按图索骥即可办事。 公开事项服务 将由第三方来打分 值得注意的是,市编委办还视条件成熟与否,在“宁波公共服务”公众号上分批实现了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事服务。 在“宁波公共服务”公众微信号上已公布的事项都有办事指南表和网上办事链接,在线查询后可通过链接办理相关业务。其中,对医院挂号、纳税证明、房屋权属证明、教育缴费、结婚登记预约、社保查询等10多项群众常用事项,目前已经开通网上预审、网上受理或网上办结功能,方便市民使用。 同时,“宁波公共服务”依托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和“民生e点通”问效平台,建立了公共服务投诉举报和效能评估机制。每个事项后面,点击“我要问”或者“我要评价”,可以事后追踪监督、评价反馈,进行在线群众参与互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使“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宁波实践转化为“宁波经验”,宁波对已公开的事项进行第三方评估,推进公共服务事项分级分批进驻基层行政服务网点。 “我们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办法,深入开展服务流程简化、服务质量优化和网上办理便捷化,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群众互动,效能评估和监督检查等运行机制,真正实现用最少的成本办最快的事情,把‘云端的数据’变为百姓‘身边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