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检查变体检应有专业界限 凌晨突然上吐下泻,七旬老人被送往医院,经过两天治疗后出院,让老人无法接受的是,住院2天做了57项化验,化验费近1500元,其中还有梅毒、艾滋病、丙肝、乙肝等的检查。咸阳市中心医院:为避免病人交叉感染,住院病人都要检查。患者疑惑:这些项目真的有必要吗? 11月8日《华商报》 住院病人检查梅毒、艾滋病、丙肝、乙肝等项目,在很多医院业已成为常态。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再加上医方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患者对“住院检查变体检”的项目扩大化有意见,不过往往会隐忍不发而给予配合,真正被曝光的案例少之又少。 本应精准化的检查结果变成了大而全的体检,无论如何都不妥当。但是,究竟不合适在什么地方,患者的质疑能否转化为专业的诉求,则缺乏相应的依据。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要避免大检查和滥检查权的使用,关键还得给医方戴上技术管控的笼子,像干预医疗一样制定检查性指南,出台具体的病种检查标准,给医患双方提供参照。 实行了以病种为单位的检查清单或者指南,那么检查是否有必要,就不会是院方“一家之言”,患者也有了相应的发言权。虽然由于个体的不同,医院诊疗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在技术上还有相应的流程和标准可以遵循。把握大的原则性和方向性,其他的差异化也就有了“笼子”,即便有所差异但也不会僭越或者背离。为了防止大检查或者过度检查带来的巨额成本,一些地方实施了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贵州省实施的病种标准化,明确在在所有试点医院,病人从进入医院起,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都将有“规定动作”的标准化治疗。 所以当务之急,还得从医疗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入手,尽快建立中国版的病种标准,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住多久的院,都应有“规定动作”的标准化治疗。专业化、制度化的笼子织严实了,患者与公众的心头之疑才会找到答案。 堂吉伟德 护士脱帽上岗应当缓行 长久以来,护士帽是护士职业身份的象征之一,每个护士毕业时都要经过授帽仪式,才意味着从学生正式成为执业护士。工作中,护士帽似乎也成为病人和家属区分医生和护士的标识。不过,据媒体报道,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近日实行护士“脱帽上岗”,这是宁夏首家三甲医院为护士实施“脱帽”。11月8日《成都商报》 护士戴护士帽是国际上通用做法,在不少国家都有这样的规定。这种帽子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当一名护生正式成为一名护士的时候,通过授帽仪式并宣誓为护理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为什么如今医院不再硬性规定护士戴护士帽?据说是因为,“据国际研究的院感数据,佩戴护士帽与否,对院感等并无明显影响”。不知道这个“国际研究”从何而来,报道语焉不详。研究的真实性与否也不得而知。还据说,护士帽是因为难洗,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但笔者以为这些都不是“护士脱帽上岗”的理由。其一,“护士脱帽上岗”,随心所欲,让患者不知护士是何人,会带来不便;其二这种习惯很难改变;其三,作为一种工作服,护士帽完全可以清洗干净。 其实,戴护士帽有很多好处,可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方便患者等等。戴护士帽就像工厂里的车工,工作期间必须戴防护帽一样,有着一定防头发脱落的保护作用。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科学依据的“国际研究”,而改变戴护士帽的良好习惯,随便废了一个规定。因此,笔者以为,护士不能随便脱帽。同时如果确实是护士帽不好清洗可以重新设计和改进,不能因为不好洗的偷懒而轻易废除一项好的规定。护士脱帽上岗应当缓行!吴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