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水河 我是一个标准的吃货,每到一处地方,最首要的事就是找好的吃食。在我看来,所有的吃食里,面条是其中最简单最有味也是最方便最有特色的一种美食。 奉化的牛肉干面香脆有韧性,南京的龙须面细软柔和,潮州的鱼面白嫩滑溜,兰州的牛肉面、岐山的臊子面、杭州的片儿川、西安羊肉泡馍……都各有特色,各有风味。而最让我回味且魂牵梦萦的还是故乡长沙的米粉。 早先在故乡的时候,没见过世面,不知道长沙米粉有那么多种做法和吃法,也不可想象臊子和盖浇的种类会如此之多,更不知道长沙米粉已然是长沙城的代名词。 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会做一次米粉。隔夜先把大米放在水中浸泡一晚,泡得胀胀的。第二天上午开始用石磨磨成米浆,通常还会在米浆里添上一些石灰水,然后倒在浅浅的专用器皿中,放到锅里蒸。过了一会儿,一张软软白白的米粉皮就出锅了,晾凉一会,卷起来用菜刀切成一条一条的,米粉就做成了。 过年的时候,家里通常会杀年猪,或者买一些肉回来。取出大块的骨头,特别是猪的筒骨,放在锅里,先用大火煮开,沸腾一会,然后改为小火,慢慢地熬。一两个小时后,汤水变白了,骨头里的骨髓煮出来了,骨头与肉也酥软分离了,满室飘香的骨头汤就做成了。 还要做些臊子,可以是油渣炒大蒜剁椒,也可以用酸菜,我们家的酸菜主要是酸豆角、酸包菜和雪里蕻。如果在酸菜里炒上一些瘦肉末,那就是最好的盖浇了。 等这些都做好后,就可以开饭啰!拿一个大碗,碗底放一大调羹猪油,倒些酱油和醋,加一瓢骨头汤,然后把重新热得滚烫的米粉倒入碗中,再盖上一些剁椒油渣臊子或肉末酸菜臊子,一碗香喷喷的米粉就可以入口了。 离故乡越久,我就越不敢想它的味道,因为怕受不了馋。家乡米粉的浓厚和鲜美就成了故乡留在我心中深深的回味。对故乡的怀念里是不可以缺少米粉的。 一日与一位友人聊到面食,说起故乡湖南米粉的美味,有人却执意说“最美不过油拌面”,他说那是一种极简极真极美的面。取一点面条,无论干面、湿面,也无论荞麦面、小麦面,甚至不论是两种、三种面混合,放在锅里用水煮熟。捞起来,滴几滴香油,倒一点醋,再添些许酱油,用筷子一拌,就成了! 回家后,我赶紧依法做了次油拌面,尝尝,确实也别有一番风味,可怎么也比不上家乡的米粉味道好。问友人是否有绝招未透露,他微笑着说起了这油拌面的故事。原来友人当年在深圳工作,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两人天生一对,生肖、属相、血型、身高、学历,甚至是相貌和性格都是如此的般配,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在深圳的时候,常常蜗居一室尽情厮守,待到吃饭时,就煮一把面条,滴几滴香油,添些许酱油和醋,筷子一拌,简简单单,堪比人间美味,百吃不厌,乐此不疲。原来,在友人的心里,油拌面和我记忆里的湖南米粉一样,都是最有味的。 其实吃饭和做其他事情都是一样的,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块吃。当添上一份叫作爱的佐料,任何东西都是人间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