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桐照村渔民在晒制海苔。 记者 鲁威 摄 |
本报讯(记者 鲁威) 冬季,正是海苔采收旺季。不过,去年入冬以来,在象山港畔的海滩、晒场等广阔地带,很少能看到渔民晒的海苔。昨天,记者从奉化莼湖、宁海红头山脚、西塘下、骆家坑等象山港沿岸渔村了解到,今年由于气温较高,象山港里能捞到的鲜海苔数量非常少,晒干的鲜苔条目前每500克售价100多元。比去年的价格翻一番。 昨天,记者沿着象山港畔的咸祥镇、松岙镇、裘村镇、莼湖镇兜了一圈,发现沿途晒场上渔民大都在晒网具,基本没有人在晒制海苔。 “往年,每年的12月就开始捞海苔了,但是去年年底以来气温太高了,导致滩涂上海苔很少生长。一天能捞500克~1000克海苔就不错了。”渔民告诉记者。 记者在莼湖镇桐照村路边遇到了正在晒制海苔的渔民林阿姨。“1个人1天只捞到了1500克左右的海苔。往年,一天可以捞到3000克左右。天气一直没有冷过,今年海苔的数量明显比去年少。”林阿姨说。 据渔民介绍,海苔分为冬海苔、春海苔和夏海苔。冬海苔和春海苔的质量和味道相对较好,而夏海苔则会带有海水的涩味。 宁波人将晒干的海苔则称为苔条。村民告诉记者,晒苔条是靠天吃饭的活。首先,阳光要充足,充足的日照是晒成苔条的必要条件。其次,最好刮的是西北风,这样海苔不仅干得快,而且晒出的苔条干且脆,是成就好品质的保证。 每年的12至次年4月份是集中采收时节,这期间村民们都会自行撑着竹排出海采收。渔民采海苔之前,都要注意查看天气预报,一旦有连续三日的晴好天气,方才放心地下海采海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