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团 1月17日,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在辽宁人民会堂开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陈求发在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 1月17日《人民日报》 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著在经典著作《统计数字会撒谎》中指出:“统计分析让一切假象原形毕露。”但是,“注水”的统计数据非但不能揭示真实,反而成了假象的帮凶。其实,早在辽宁公开确认2011年至2014年经济数据造假之前,全国多地统计数据“注水”就曾惊动过中央巡视组。 对数据造假所造成的恶果,不少人都看得很清楚。但是,由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等政绩观作祟,国家统计局所采取的防止数据弄虚作假等种种措施,总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化解于无形。 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严肃指出,“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危害性极大的腐败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党的思想路线,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必须坚决制止。”所以,对统计注水造假等行为,仅靠国家统计局个别领导重视是不够的,要捍卫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还必须从体制上着手,设法管住伸向统计领域的权力之手,找到统计数据“注水”的“病灶”。一是剥离“捆绑”在“数据”上的利益,将数据上依附的利益彻底剥离出去,从根本上杜绝“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现象。 二是统计垂直。由于统计数据关系到地方官员的政绩,如果统计局长由地方政府任命,统计局长难免受制于人,统计数据难免成为服务于地方官员的工具。不独立则可能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不中立则有可能出现迎合的现象。在西方国家,统计部门多独立于行政部门,像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学术性机构,独立地编制指标,采集数据,计算并公布数据,而不管行政部门有什么要求。所以,在行政改革中,要改变统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只有从国家统计局到区级统计局实行垂直管理,统计机关才能超然、独立于地方行政机关。 三是,严惩统计造假行为。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马建堂曾言,“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的最大腐败。”所以,对于统计造假行为,必须像“打老虎”、“拍苍蝇”一样从严惩处。其中,如果行政机关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不但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及行政处分,具体经办人员也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还应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