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厨上门让“年夜饭”变味 眼看春节临近,北京白领赵晓凌一家却因为年夜饭闹得有些“不太平”。所谓“不太平”,也就是冷战,赵晓凌与母亲姜艳的僵持,原因是赵晓凌为年夜饭准备的“秘密武器”——大厨上门做饭,在姜艳看来,“这简直胡闹,大年夜来个不知底细的外人,到时候再把年夜饭搞砸了”。 1月23日《法制日报》 笔者以为,年夜饭请大厨上门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诸如服务安全问题,厨师的资质问题,年夜饭菜品满意度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不止这些。对于国人来说,年夜饭是一年一度的一件大事。年夜饭不仅在于吃,而且在于快乐幸福开胃。一年一度,春节就那么几天,尤其是年夜饭就一顿,图的是亲自动手做出来的味道,不管味道如何,都是“味道好极了”的感觉,忙累并快乐着。“忙年”是年夜饭的深意,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年夜饭,不在意味道怎么样,是不是厨师的标准,就在于开心。 过去,大年夜吃年夜饭,还要“接祖宗”,贴了门对后一般外人是莫入的。外人来了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如今虽然不再讲究这样的迷信了,但是年夜饭请大厨上门做显然不太适合,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无拘无束,说话随便,而让外人做年夜饭吃出的味道不一样,有点变味了。这不仅是安全问题,而是亲情碰对碰的快乐指数等现实问题,同时一旦因为私厨做的年夜饭不符合口味,可能让春节添堵,让年夜饭大倒胃口,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开心幸福的年夜饭,也会变得不开心。吴玲 玩噱头的“补脑班”不足为信 目前,中小学生已经开始放寒假了,不少家长发现,除了各种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辅导班以及声乐、舞蹈等兴趣班,一些号称打造“最强大脑”的“补脑班”忽然多了起来。这些课的广告宣传非常诱人,甚至可以说是神奇,让一些家长不免动心,纷纷解囊;但也有部分家长提出质疑:这种价格不菲的“补脑课”真能那么有效吗? 1月23日《北京晚报》 “补脑班”名声虽响,却并不见得名副其实。据悉这些“补脑”的学习方式,拥有着各种各样云里雾里的名字,如记忆宫殿法、神奇数字法等,而充其量就是联想法。 这样的记忆法本质就是补习知识的一些小“花招”,有的孩子觉得好玩儿就记住了,貌似记忆力提高了,很有效;可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这其中的门道,媒体历年都进行曝光,教育部门也是屡屡发出警示,可惜的是,一方面家长并不“上心”,面对商家的忽悠,总是盲从盲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这些培训机构看得不紧、管得不严,就纵容了其无底线忽悠。而受苦的自然是孩子们,假期成了学期,难有快乐可言。当然,亏损的还有家长的腰包,动辄成百上千甚至过万元,再有钱也心疼。 从根本上讲,学无定法,因人而异。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报培训班也未尝不可,但不妨从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始。要知道,适合别人家孩子的,或许并不适合咱家的孩子。 一言以蔽之,号称“最强大脑”的“补脑班”,玩得只是噱头,不足为信。学习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与时俱进的过程,况且孩子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因此,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对“补脑班”,诸位家长还须谨慎对待。 杨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