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美 眼下,全国各艺术院校自主招生陆续开考。一直以来,艺考都是招考腐败的重灾区,每年都有案件发生。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虽然多地在统一标准和加强考试现场监督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但艺考招生仍存在漏洞。2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毫无疑问,与其他教育腐败现象一样,艺考成为教育腐败的“重灾区”,背后必然存在利益链条,高校以及考官从中可以获得利益。除此之外,还与艺考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艺考的主观性更强,考生成绩完全由考官凭借个人主观看法打分,这意味着考官拥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也就产生了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另一方面,虽然许多艺术高校尝试从外面聘请艺考考官,甚至请胡歌这样颇为知名的校友当考官,但整体来说,艺考的圈子仍然比较封闭,艺考负责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依旧比较严重,有不少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考考官从事艺考培训工作,与报考学生关系非常密切。 要确保艺考公平,让真正有能力者被高校录取,还艺术一方净土,就必须铲除艺考腐败。要实现这一点,聘请胡歌当艺考考官、严惩收受好处的艺考考官等做法只是治标,最关键的还是要改革高校艺考制度,依靠阳光招考堵住艺考制度漏洞,让艺考“黑幕”无处可藏。 首先,必须斩断艺考考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利益链,以法律法规和制度形式明确禁止高校教师从事艺考培训工作。高校教师要想从事艺考培训工作,那就必须离开高校教师队伍,二者只能选其一。其次,打破艺考考官的封闭圈。高校要逐渐减少本校教师担任艺考考官的比例,特别是本校从事艺术专业教学工作的老师,要退出艺考面试工作,扩大外校教师和社会上的艺术人才担任考官的比例。最后,让艺考面试环节更加透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艺考面试环节除了全程录像外,还可以尝试公开被录取考生的面试录像,甚至直播考生艺考面试,以接受社会大众和落榜考生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