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了,开始另一种生活

    □蒋静波

    虽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退休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有许多人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心理的失落和生理、生活上的种种变化。退休后,我的父亲也有这些失落和变化。

    父亲从教37年,其中担任校长14年,因教育质量高、对学生严格、细于管理而在教育界享有盛誉。他热爱教育岗位,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天蒙蒙亮,父亲骑自行车去学校,过桥滑坡时跌进了乱石堆,尽管一个月内受伤的一只脚不能下地,但他从未请过一天假,拄着拐杖坚持上课。父亲在担任区镇学校副校长期间,总是兼任着毕业班语文课,始终没有离开讲台。

    父亲的家庭生活简单而快乐。他对生活没有什么讲究,就是爱清洁,家里扫地、拖地、擦桌子都由他主动承包。父亲童心未泯,当时我的女儿睿睿养在父母家,父亲下班回来,就抢着抱女儿,逗她说话,教她唱儿歌,与她一起搭积木、叠手绢。他乐于跟家人分享有关学校、同事的情况,校园里哪一幢房子维修了,格局有何改变;某学生如何优秀,有何特长及表现;甲老师上课如何精彩,评上了什么职称;乙老师找到了对象,何时结婚等等。若情况有新的发展,他会及时更新“报道”,以致学校有何事情我都能了解大概,父亲许多同事的形象,生动而鲜活地烙刻在我的脑海里。

    谁知从2002年4月的一天起,父亲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

    那一天,父亲听完关于教育系统富余教职工分流方案文件精神的传达后,回到家神情黯然,沉默良久后,对我们说:“我马上要退休了。”

    “不会弄错吧?你到明年10月才满60周岁呀。”我大为惊奇。

    “按照文件规定,凡是现在至2004年4月30日前正常退休的人员都得个人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父亲说。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一直认为父亲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他已是宁波市小学语文研究会会员,也是奉化最年轻的区校副校长;他撰写的《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论文被评为宁波市教学系统优秀论文,并多次荣获奉化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党员的称号……怎么现在却成了教学系统的富余人员?事后才知,原来当年奉化因教师编制超编,只能通过这种方法缩编。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父亲沉默不语。他从学校陆续运回来的备课录、工作笔记及教育用书等,堆满了家里的角落。我翻看着字迹工整、记录详尽的一本本备课录,深深钦佩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付出。

    8月份,父亲办妥了移交手续,上交了提前退休申请。就这样,父亲在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前提下退休了。夏季烈日炎炎,可父亲的脸上布满了阵阵寒霜。

    我知道父亲难以一下子接受既成事实,教书生涯还令他迷恋,未竟的工作还那么多:课堂教育如何更好地与新媒体结合,对某个学生如何进行特殊引导,如何改变教育方法……

    37年来,父亲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哪有一下子说离开就能离开的。果然,几天后父亲苦笑着对我说:“今天上午,我骑着电动车到学校去上课,到了大门口,才突然想起已经退休了。”类似这样的事例不止一次,有时,早上醒得晚一点,父亲会冲口而出:“糟糕,迟到了!”

    按正常情况,一年多后父亲也将面临退休,可他之前从未跟我们提起过有关退休的话题,我也不想去触碰并不遥远的事实。因为这样的敏感话题,会惹起父亲的伤感。在我们固有的意识中,退休人员就是老人了,可颀长、清瘦、白净的父亲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英俊,精力还是那么旺盛。记得在父亲55岁那年,我与他看完夜场电影,一起沿县江散步回家。第二天,单位的一位同事用怪怪的眼神瞧我,说话阴阳怪气。过些时日,父亲来我单位小坐。父亲走后,同事主动跟我提起,她曾不止一次看见我跟一位男子关系亲密,没想到竟是我的父亲。

    父亲退休后,热闹的家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年8月底,某小学因为人手紧张,邀请父亲回校教书,被父亲一口谢绝。当初我不明白,既然父亲留恋教书生涯,却为何相拒。父亲说:“现在我回去是什么身份?代课教师!”无论人家出多大的薪酬、怀多大的诚意,要清高的父亲以代课老师的身份再回学校,比登天还难。之后,也有一家民办学校欲聘请他参与管理,也被他拒之门外。

    退休,意味着结束工作,开始另一种生活。可是,父亲该如何开始新的生活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