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历时一年的利比里亚维和任务,来自大榭边防检查站、大榭边防派出所、大榭船艇大队的7名维和官兵近日凯旋。昨天,他们回到大榭,受到英雄般的礼遇。 贝雷帽,墨镜,迷彩服,军靴,一水的标配;腰背挺得笔直,衣服熨烫得一尘不染,军靴擦得锃亮,所到之处,气场全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维和官兵就是“行走的荷尔蒙”。而在官兵们的描述中,拉水、运垃圾、搭大棚种菜、对抗疟疾……他们干的“杂活”也不少,这更像是现实版的“火星救援”。 利比里亚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进入旱季,用水常得不到保障,最夸张的一次,营区断水长达一个月,维和官兵只能每天开着两辆水车去供水点拉水。 “营地距离供水点只有五六十公里的路,但路况很差,开一趟就要花一个多小时,再加上排队等候,常常是凌晨5点多出门,要等到中午12点左右才能回来。”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后勤分队副书记、后勤官刘月富说,这还算好的,用水紧张时,连供水点的水都无法保障,“只能提前通知官兵,当天不能洗衣服,所有人要集中在1个小时内洗完澡。” 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制约,利比里亚当地几乎不种植蔬菜。据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二分队六小队战斗员童路鹏回忆,开始的4个月时间里,餐桌上的蔬菜只有西蓝花、胡萝卜、洋葱、土豆等固定品种,其他蔬菜都是晒干后研磨成粉状,用水泡着吃。 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不少维和官兵都出现了厌食的症状。于是,大家自力更生,打算种蔬菜。但140人的队伍里,没有人会种菜,大家就向中国农技援非技术组取经,从外面运来泥土,还向当地大使馆要了些蔬菜种子过来,硬是在沙质土地上种出了蔬菜,实现了绿色蔬菜的自给自足,堪称非洲任务区的奇迹。 小青菜、黄瓜、茄子、四季豆……渐渐的,营地食堂每周都会有一到两次的新鲜蔬菜上桌。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的挺像《火星救援》。”在与记者的聊天中,童路鹏调侃道。(注:《火星救援》说的是美国一名宇航员遭遇巨型风暴,被误认为无法生还而被留在火星,他利用自制的肥料在干旱的火星上种植土豆,顽强生存。)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