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3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寄情乐陶陶

    □蒋静波

    父亲虽是浙江水电专科学校毕业的理工生,但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和几十年担任语文老师的经历,为他打下了较为扎实的驾驭文字的能力。退休后,也喜欢以文寄情。

    父亲与奶奶感情至深,2006年清明前夕,在奶奶去世的第6个年头,父亲写了篇2000余字的散文《慈母情》,嘱我代为投稿。文章回忆了奶奶年幼失恃、青年丧夫,含辛茹苦扶养一对儿女长大成人的一生,字里行间,深情满怀,读来让人潸然泪下:“雪花,在文人的眼里是美丽优雅的,可在我的眼里,与雪花相伴的是母亲的苦难……”“一阵山风吹醒了可怜的母亲,她试图把这担柴挑回家,用力一撑,她再一次跌坐在山上,尖利的柴根戳穿了她的衣裤,鲜血流了出来。天色已暗,听到山中传来兽嚎鸟叫声,母亲才跌跌撞撞逃下山来……”读着父亲的文字,我感到很惊讶,之前,只知父亲擅长写公文,却不知他也会写散文。文章在《奉化日报》副刊发表后,一位有着与父亲相似经历的老人阅读后,勾起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给父亲打了一通长长的电话。当年清明节,父亲将文稿烧在奶奶的坟前,表达对奶奶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此后,父亲陆续写了《严冬》《做年糕》等回忆类文章和游记,在报上发表。文章见报后,增强了父亲写作的信心。他开始从书本上汲取营养,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可他自己懒得买书,常从我那里“偷书”。开始,我常纳闷,明明将某本书放在书桌上,之后却找不到踪影,只能怪自己丢三落四。后来,我在父亲的枕下、床头边看到一大堆失踪的书,才明白原来是父亲在“作怪”。

    随着父亲文章发表的增多和写作题材的拓宽,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问父亲:“你喜欢写作,申请加入作家协会如何?”

    “我才不要。喜欢就写,不喜欢就不写,多自由。”父亲坦率道。

    父亲是随兴之人,虽不勤快,不喜欢给自己下达任务和压力,但十分守信,当退休协会向他约稿后,总会按时交差,他的许多文章其实都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基于此,父亲获得了2015年奉化教育局颁发的“老有所为”积极分子、退教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

    有时,我也会去逼父亲,触动他的“懒神经”。2011年,我鼓励父亲参加奉化“建党90周年有奖征文”。父亲想了一想,说:“那么就写篇《车的随想》去凑热闹?”过了一周,此文成稿。“上了岁数的人很容易触景生情,凝固的岁月、沉淀的春秋便会由此逸出。每当我坐在女儿的车上时,舒适的沙发、轻柔的乐曲、特有的气息……这一切让我难以自禁,于是,有关车的往事就如清泉般从记忆库中汩汩流出……”他从上世纪60年代初靠双脚行走、做着希望能有自行车当“坐骑”的美梦,到70年代末用申请来的购买券买回杭州牌自行车,好不容易圆了美梦,到90年代有了摩托车、电瓶车,如今正当他为是否去学车犹豫时,女儿们已捷足先登,先后开上了汽车,于是他选择坐享其成。“时间飞逝,岁月如歌。几十年来,各种车轮始终陪伴着我,朝着幸福生活的方向滚滚向前,永不停息。”在上百篇征文中,父亲的征文获得了二等奖。我不得不对他的写作水平刮目相看。

    2016年6月,父亲受邀参加奉化市老干部局等部门举行的“我看家乡新变化”征文比赛,荣获一等奖。“我并不为觅不到沙滩街的旧踪而遗憾,但我还是会记住沙滩街的前生,还是会将这一段街面固执地称为‘沙滩街’。那么,就让我带着憧憬,带着祝愿,轻快地漫步在沙滩街。”我缓缓阅读着那些从父亲心灵流出来的文字,感到由衷地喜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