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鸣 距“极边第一城”——腾冲县城不到四公里的和顺古镇,我已久闻大名。200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2005年更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央视评委会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我们从大理出发,沿着西南古丝绸之路,翻越高黎贡山,一路向西,直奔和顺。 穿过一座大牌坊,迈上双虹桥,就进了绿树掩映中的古镇。但见和风轻拂,垂柳依依,河水清澈,鱼翔浅底。荷塘中水草浮动,群鸭嬉戏,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据说这里古称“阳温墩”,因一泓碧水绕镇而过,改名为“河顺”,后来又取“士和民顺”之意,就成了现在的名称。 河畔让我感兴趣的是,一个个伸展出去的埠头,都盖了亭子,设计和建造颇为讲究,上面圆木为柱,瓦片盖顶,下面条石呈格子状平搭于水面,踩踏舒服,洗刷方便。导游告诉说:当地人称之为“洗衣亭”,这是和顺出门“走夷方”的男人,对在家操劳的女人最独特、温馨的表达方式,让她们洗衣物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位于西南丝绸古道的必经之地,和顺人素有“走夷方”的传统习俗,男人到了十七八岁,就会跟随马帮去缅甸等地闯荡,不愿出门打拼的会被认为是“窝囊废”。现在和顺居民有6000多人,而他们的亲属分布在缅甸、泰国、印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则有12000多人。他们之中许多人一去不返,客死他乡,但也有不少人发财发迹,衣锦还乡,回来后就建大宅、修宗祠、搞慈善。所以这里的古民居很多都是中西合璧,游人一定要仔细看看。 和顺的大街小巷顺着平缓的山势而建,大批的古民居自下而上,分族划片,同姓聚集,房屋毗邻,相互联通。大概是相对封闭和安定的环境所致,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建筑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活化石。许多民居细细看去,既有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又有云南特有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风格,同时也融入了西方和南亚文化的元素,如南亚的装饰大门、西式的雕花玻璃、欧化的铜窗錾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弯楼子”,它不仅是一座民居,也是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代称。李家建房时没有凭借自己的财力、声望,把道路裁弯取直,而是顺着巷道的自然弯曲砌造,当地人给它取了个形象的称呼。走进这座三进三房一照壁的组合式建筑群,里面建造的木材都是上好的楸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许多精致的雕花木窗已露出原木本色。家具摆设,既有中式古董,又有西洋器物。整个建筑现已辟为民居博物馆,只住着一位80来岁的老婆婆,这位李氏后人淡定自若地听着参观者的赞叹。 不知不觉地,我竟找不到自己的团队了,打个电话问清最后汇合的时间,索性“独游”到和顺图书馆及滇缅抗战博物馆,度过我在和顺的最后时光。被赞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古老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乡镇图书馆,由大门、中门、馆舍主楼、藏书楼及花园组成,主体建筑是一栋五开间两层木结构楼房,整体上给人一种安适而祥和的感觉。阅览室里悄然无声,令我的脚步也自觉放轻起来。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在默默地翻阅报纸和杂志,我顺手翻翻书报架上的杂志,都是新近出版的。据手中的导游指南介绍: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同盟会员组织的“咸新社”,以及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为“推动地方的文化事业”,号召镇里和在缅甸的同乡捐书捐款,从一两本画报、三五个银元、半个书架开始,于1928年正式建立图书馆,1938年建造了新馆舍,迄今有藏书7万余册,其中古籍、珍本达1万多册。整个图书馆也成了和顺人亦商、亦儒、亦农的一种象征。 按着导游图,摸到滇缅抗战博物馆,这儿原是抗日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司令部旧址。房舍并不宽敞,作为博物馆更显逼仄之感。不过里面的展品琳琅满目,有敌我双方的枪支、弹药、水壶、钢盔、旗帜等战场遗物,共5000余件,还有许多老照片,真实地再现了滇缅抗战的历程。据称这是“一个人的抗战纪念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由民间人士出资收藏、建设的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主人是腾冲农行的一位副行长,在这块抗战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上,他自小就有不少“二战”时的军需品和战争遗物,工作以后开始疯狂收集,曾为买一把日军将级军官的军刀,花了16万元人民币。说实话,我对滇缅抗战这段历史是茫然的,我们许多近现代书籍中几乎没有这一页,仔细看完全部的展览,很有如梦初醒的感觉。刚好附近的一家小书店有一本《大国之魂》,写的正是滇缅之战,带着再探究竟的心情欣然购下。这本书直到飞回宁波的途中,才兴趣盎然地读完,禁不住长叹了一口气,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或许就在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