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静)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据悉,宁波银监局也将于近期进校园向大学生们普及金融知识,提醒其理性消费,防范校园贷风险。 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蚂蚁金服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近半数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近期,多起不良校园贷事件集中被曝光。如农民父亲手机上收到女儿裸照,起因是校园贷催收。据了解,由于校园贷的不规范发展,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 业内人士指出,在监管部门加强管理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消费欲望,提高自己的“财商”,学会综合评估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防止掉入校园贷旋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