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宁波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9岁老人热衷做公益,居民感动又揪心

    鄞州区东柳街道锦苑西巷小区里,99岁的沈美菊是让居民特别牵挂的一位老人。这个岁数本该安度晚年,但老人却忙碌不停,小区里各种事情她都爱参与。大家感激之余又担心老人的身体,但也不敢打击老人的积极性,十分为难。

    现象:

    高龄老人每天义务打扫楼道

    沈婆婆住的楼里总共有14户人家,老人住一楼,平常楼道门口的卫生,都是她打扫的。

    “我们不让她扫,可阿婆不乐意。”住在3楼的施亚琴说。早些年老人还从六楼扫到一楼,邻居们好说歹说,老人才把清扫范围缩小在自家门前。

    能帮邻居做点事,和大家多些交流,这是沈婆婆晚年最大的乐趣。她也是锦苑社区年龄最大的公益明星,社区一些大型公益活动,经常能见到她的身影。

    多年以前,沈婆婆的儿子、丈夫相继去世,继女又远在云龙,来回不方便,只能偶尔过来看望她。过去6年,沈婆婆一直一个人生活。闲来无事,老人就拿着扫把和拖把,清扫楼道和通往车棚的公共通道。

    除了帮大家清扫楼道外,沈婆婆还当起了楼道“门卫”,来了陌生人,她都会帮着问一下,出门时忘记带楼道防盗门钥匙,只要按一下她家的门铃,老人就会帮着开门。这些年,楼里的快递,都由沈婆婆集中代收。

    “上班的上班,有事的有事,我不出门,就帮着收收快递,挺好的。”沈婆婆说,因为做了这些事,自己每天都会和邻居们打个照面聊上几句,这种感觉她特别喜欢。“我就怕家里没声音,对着家具和天花板发呆,心情都会变差。”在沈婆婆看来,如果天天让她一个人窝在家里,她会憋出病的。

    沈婆婆用帮邻里做事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热闹起来,但居民们却或多或少反对她这么做。“这么大年纪了,还奔波操劳,我们都过意不去,可她总说没做什么。”施亚琴说。作为楼道组长,她出面劝说过好几次,还是架不住老人的热心。每次社区开展公益活动,沈婆婆也常来打听自己能做什么。

    锦苑社区居委会的程书记说,每次上门走访,和沈婆婆能聊两个多小时,但老人还是余兴未了。“老人怕寂寞,我能感觉到。”程书记说,在锦苑社区,像沈婆婆这样爱做好事的高龄老人还真不少,“80多岁当‘墙门组长’不愿意退下来的老人有好几个,我们曾经也因为这事进行过内部讨论,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支持老人想做公益的意愿。

    “但毕竟年纪大了,我们平常还是会多留意。至于老人孤单寂寞的状况,我们也会让社工多去看望她,陪她聊聊天。”程书记说。

    声音:

    做公益是精神寄托但要量力而行

    曾有机构对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过抽样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愈趋活跃。45.6%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的总人数突破1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社区志愿者团队中,8成以上的志愿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在东柳街道太古城社区,经常性参加志愿者活动的20多名志愿者中,平均年龄超过65岁。即使在中河、钟公庙、潘火、首南等新住宅小区相对集中的区域,参与公益的高龄老人也不在少数。

    参加公益活动是否该有年龄的限制?在表示敬佩同时,不少居民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家住都市森林的王女士认为,到了一定岁数,老人应该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做公益要量力而行,否则可能好心成了坏事。“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85岁的老人报名参加社区组织的捡垃圾活动,结果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

    不过,和其中可能的安全隐患相比,居民们更担心剥夺老人做公益权利后带来的心理问题。“老人愿做公益,很多时候是为了让生活有所寄托,对于独居或者空巢老人来说,尤其如此。”东湖馨园的刘先生说,“公益活动不仅能温暖别人,更能温暖自己,也能让老人老有所乐,我觉得挺好,只要身体允许,大可不必阻止。”

    “与其成天闷在家里,还不如出来透透气。”家住安居幸福苑的谢阿姨说,父亲已经年过80,平常社区有什么公益活动,自己都愿意带他出来参与,“并不是所有公益活动都对体能有严格要求。”谢阿姨说。

    ●相关做法

    太古城社区因人而异

    事实上,在高龄老人做公益这件事上,一些社区早已出台了针对性的办法。太古城社区一位社工说,一般情况下,他们不鼓励年龄超过75岁的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对年龄较大或者身体并不好的热心居民,我们一般都会委婉拒绝,跟他们说明身体、安全等原因后,老人基本会理解。”这位社工表示,清理楼道“牛皮癣”这种对身体要求较高的工作,一般要求年纪较轻的志愿者参加,像维护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等轻便的公益活动,就会邀请高龄老人参与。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韩云志 吴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