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怀二胎了,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中,夫妻二人邀请双方父母及家人共同庆祝。由于李燕和老公张松都是独生子女,席间,李燕母亲突然提出二宝跟女方姓,一下惹恼了张松的母亲,两亲家在包间里大吵大闹,差点动手。 4月27日《成都商报》 “二宝跟谁姓”表面上只是一个符号的问题,实际上却触碰到两个家庭关于利益、权利与尊严的敏感神经。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二宝跟谁姓”不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单选题,“二宝”跟着男方姓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冲击。 姓名作为一个符号,除了辨识、区分的实用功能以外,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男女双方家庭的互动关系,不仅包括互助互惠的关系,也包括利益博弈的关系。 那种认为“二宝一定要跟男方姓”的价值观念,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堕距”。一方面,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已经改变了农耕时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她力量”得到进一步彰显;另一方面,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格局下,有的父母只有独生女没有儿子,面临着没有孙辈跟自己姓的尴尬。如果大宝跟男方姓是天经地义的传统,为什么二宝不能跟女方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需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实现“成人之美”。 尊重女方家庭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在互相体谅、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破解“二宝跟谁姓”的难题,才是我们应有的成熟、理性的态度。男方家庭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并非软弱无能,而是懂得“成人之美”。杨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