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杰 读《宋代科举社会》一书,我有这样的感觉:科举制度到底好不好,对于这样一个简单判断,负责任地讲,也是很难作出的。 本书作者系知名历史学者梁庚尧。梁庚尧治史,尤精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和宋代历史研究,著有《南宋的农地利用政策》《南宋的农村经济》《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南宋盐榷——食盐产销与政府控制》等。本书原系作者讲授“宋代科举社会”课的讲稿。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滥觞于隋唐,成熟于宋代。梁庚尧在书中从印刷术的普及、官学私学的兴盛、政府与社会对士人的资助等方面分析了宋代科举繁荣的缘由。宋廷以考试选拔人才,不限门第,且因出版市场发达,教育机会扩大,知识传播日益普遍,许多没有家世背景的子弟为了出人头地,有志于读书应考,以求仕进。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从士人身份与政府组成分子出身的角度出发,将唐以后的社会称为“科举的社会”,认为这一种社会在唐代已开始,到宋代始定型,其中心力量完全寄托在科举制度上。梁庚尧基本认同这一观点,本书深入剖析宋代科举制度的运行模式,进而阐述此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与科举文化的形成,呈现出宋代科举社会丰富的内涵,引领读者深入了解科举制度,并通过科举制度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文化担纲者的生活、心理及其相关文化。 本书认为,到了宋代,政治上活跃的不再是唐代的大族,而是另外一群新兴的士人。作者援引了陈义彦的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以宰辅的出身来作统计,情况也大体相似。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科举制度对阶层的分化作用固然明显,但官员的科举化是否如此彻底,是需要打个问号的。我曾看过美国历史学者柏文莉所著的《权力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一书,柏文莉主要研究中国宋元时期的性别关系、妇女与家庭史。柏文莉在书中指出,宋代大多数宰相祖上曾仕宦,并且常为高官。133位宋代宰相中,86位宰相祖上的仕宦信息可考。这些宰相中,近三分之一是高级官员(三品及以上)的后人;至少有一位祖先为中级官员的比例略低;约四分之一是低级官员的后人。换言之,已知出身背景的宋代宰相中,近85%的宰相父系三代祖先中曾有人为官,有理由相信那些出身背景目前尚不清楚的宰相,关于他们的统计结果应该也差不多。因此,《宋代科举社会》所引用的统计数字很有可能不是夸大而是低估了家庭关系对于仕宦的影响。贾志扬指出,官宦之后(特别是高官的后人)尤其在南宋时,可以参加各种别头试,而这种考试比正常科举考试的竞争要小得多。宰相的传记几乎不提及传主参加过何种考试,但大量官宦子弟科举中第,似乎完全证实了他们毫不犹豫地利用了自己的特权。如果去掉那些通过特权换取的科举资历,科举还能剩下多少成色呢? 这世上没有非黑即白的事物。你若说科举制度好,这不缺少论据;你若说科举制度形式多于内容,真正的寒门子弟极少能分得一杯羹,同样不缺乏证据。正如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所言:“历史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只要在事例中加以选择,就可以为任何历史结论找到证据。”正如对待一项事物,越是了解得少,越容易作出判断,而越是深入了解,就越感无言。科举制度经历了这么多年,经过了各种改革,改来改去,总还是避免不了腐败问题。这其中还不乏有明君要力主铲除腐败,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悲哀! 不能否认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是科举制度的成效也在各种舞弊中被消解了。真正能够从若干次科举考试当中脱颖而出,并且谋得一官半职的,还是少之又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结局如同范进。 或许,应该从更宽的视野来看待科举制度,不仅仅局限于通过科举直接获得功名者。即便面对日益严峻的中第几率,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选择参加科举竞争,这其中必然还有别的诱因。韩明士指出,应举实际上为年轻人提供了众多的仕宦机会;包弼德认为从南宋以来,参加科举已经成为一种个人权利的地位标识;贾志扬说,在南宋,通过发解试便可获得显著的法律特权。 可以说,科举制改变了整个宋代精英生活的方向。科举给了贫寒家庭子弟,特别是勤奋有才学的人以希望,这个希望能否变现是不一定的,但是它可以成为宝而被押。陈亮的故事就耐人寻味。何家富甲一方,何恢的长女嫁给了一位进士,他想给次女也安排一桩同样的婚事。然而他刚刚科举入仕的弟弟何恪力主一位叫陈亮的本地寒士做何恢的女婿。陈家家境贫寒,陈亮本人虽不乏学术声望,但仅通过漕试而已。何恢一度举棋不定,但在何恪一再坚持下,何恢最终无奈道:“宁使吾女不自振,无宁异日不可以见吾弟。”1165年初,何小姐嫁给了陈亮。宁可冒险与一个尚无价值之人联姻,也不要错过一个可能变得显赫的嫡亲。婚后不到两年,陈亮父亲被投入牢狱。一系列离奇的不幸降临陈家,让何氏感到震惊,他们便将女儿接回娘家。虽然紧张关系最终得以修复,但何恢与何恪二人生前都未能看到原先的期待。不过,陈亮去世前不久,最终中了进士,也算是告慰了何家的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