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早市即景

    □白万伟

    晨练健行,要路过一处早市。寒暑易节,时令变换,早市总会迎着朝阳,渐次开张,准时轻声唤醒熟睡的小城,徐徐拉开市井生活一天的喧嚣。而我驻足流连其间已成惯然,漫不经心之间却又似在叩问内心,启醒自己在往来熙攘的尘世中不致迷途。

    早市,醒得早,却也井然。各家摊主互不言语,悄然在自家地盘拉开阵势,绝不越界;一眨眼工夫,空阔的便民市场已是摊点密布,人流涌动,一派繁忙。

    炸油条的大哥,从凌晨早起辛苦和好的满满一盆面中揪出一块,甩于案板,胳膊在空中划出一道动人的弧线。揉条、抹油、下刀、抻面、入锅,动作麻利流畅,足见功力。柔软的条面在滚烫的沸油中瞬间沉浮,眨眼间从软到硬,由雪白至金黄;大嫂在锅旁挥着长筷,挑按翻炸,片刻出锅;一根根码于筐内,香味弥漫,分外诱人。

    长条桌、小圆凳已摆好。静坐一隅,要两根油条,皮脆里糯,喷香爽口;要一碗豆腐脑,雪白软嫩,料足味鲜;或来一碗小米粥、一枚茶叶蛋、一碟咸菜,如此堪称绝配。一旁,热气腾腾的板面、包子,香气扑鼻的鸡蛋灌饼、煎饼果子,皆已奉上。略带睡意的上班族、上学族,或是农民工、背包客,炎夏寒冬,不分彼此坐于露天之中,吃一顿便捷可心的早餐,一抹嘴一拍肚一昂头,匆匆上路,各自忙去。

    卖菜的大婶,守着满满一板车新鲜蔬菜,笑逐颜开地向往来顾客“自夸”:这茄子、西葫又嫩又光溜,这豆角、黄瓜早上刚摘还顶着花儿,这香菜、韭菜、生菜,采割时弄了我一身露水呢!您就放心吃吧,自家地、农家肥,绝对绿色纯天然……各种应时蔬菜,鲜嫩可人色泽艳丽,分类整齐码好,工艺品一般。看着,恍然若见一片生机盎然的菜园地、一家辛勤劳作的庄户人。卖鱼卖肉的,卖豆腐卖山药的,片刻间,便能让挑剔的家庭主妇、煮夫们一通砍价后满载而归,点亮各家餐桌。

    水果摊,色彩、形态、香味各异的水果琳琅满目,怡人又养眼。那些来自天南海北、山地平原、沟谷丘陵的水果,汇集了产地的日月天地水土之精华,几经辗转,聚于一车,慢慢卸下,呈现于此。来自南国的橘柚、香蕉、菠萝、荔枝、猕猴桃,来自北方的苹果、葡萄、草莓、鸭梨、哈密瓜,就连少见的杨桃、榴莲、山竹、佛手、火龙果,也可在小城朴素的早市摊位看到,着实吃了一惊。一番忙碌过后,憨厚的摊主小哥坐于一旁,静候第一位顾客与这些美丽的水果相遇。

    远在乡下劳作的大爷大妈,也挎着篮、挑着担、背着袋、推着车,风尘仆仆来赶早市。那一篮桑葚,是翻山越岭从沟里采摘的,又紫又甜;那一担柿子,是用大缸泡、柴草烧的传统方法沤制的,又甜又脆;那一袋洋芋,是刚从地里刨的,还带着新鲜的泥土;那一车红薯,是在地窖里存放一冬取出来的,蒸煮烤炸,绝对甜糯可口。应季的香椿、榆钱、杏李、南瓜、豆谷,纯手工制作的柳条篮筐、实木砧板、虎头童鞋、农家煎饼,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走出农村客居城里的游子们纷纷聚拢来,寻找那份久违的乡愁。

    早市需早起,不由对那些早早起床的摊主与顾客深感敬佩。曾文正公说:“做人从早起起。”早起,这开门第一件事做到了,便是开了好头。俞平伯先生也曾有诗:“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特别是在寒冷冬季,能撇开暖暖的被窝早起的人,需要的是毅力、决心和坚持,也一定能走得远。每天赶早市的人们,虽不一定皆会功成名就,甚至长期生活在底层,但都是怀揣“小目标”,奔着殷实自足的生活来来又去去,爱生活忙生活拼生活,向着美好迈开早起第一步。

    穿越早市,健行逐路,但脚步分明轻快了一些,心情倏地释然了许多,断定这一天都是快活的。早市,明早再相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