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捧红了一众文物修复师,但这一行当人才稀缺。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2017年招生规模为30人,招生对象为符合当年中考升学资格的本市正式户籍考生。 5月4日《北京晨报》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物修复师,纵然靠一部纪录片捧红,也难以改变这个行业人才稀缺的真实面貌。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不但业内人士焦虑,教育部门也在想方设法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进文保单位当一名文物修复师,就像进了清水衙门,注定成不了网红,当不了大款。如果运气好,拿到了在编,也只能图个温饱;如果只是个临时工,收入非常低,难以养家糊口。这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本来就缺少,大多数毕业生没有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直接导致专业人才更加稀缺。 当然,文物修复师不只是与清贫和寂寞为伴,还会有诗和远方。在一家博物馆从事古籍修复的小王是这样说的:“捧着古籍,好像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看古人花费心力,用雕版把字印在纸上,经我的手,让它们的生命延续二三百年,让下一代甚至更后代的人有迹可循。” 要改变文物修复行业人才稀缺的局面,有关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需要倾斜。在文物领域做出成绩者,要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媒体的宣传也必不可少,既然一部纪录片可以捧红一众文物修复师,那么,如果加以政策扶持,这个行业是不是也能成为人人羡慕的行业?郑建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