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邀请多位宁波知名文史专家在张苍水故居召开研讨会。 |
“港通天下,转运南北”的宁波,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月湖畔江南唯一的高丽使馆,鼓楼边规模宏大的永丰库遗址,上林湖的越窑青瓷古窑址……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宁波古代对外贸易的繁华。 在宁波还有哪些值得去探访的古丝绸之路印迹?昨天,本报邀请多位宁波文史专家,在张苍水故居召开了一次“寻访一带一路上的宁波活化石”研讨会。在专家们的讲述中,一幅恢弘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宁波对外交流的足迹 不仅仅在东亚,还遍布全球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宁波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从未停止。从古老的明州港出发,船舶一路向东,可以到达日本的博多岛,向东北方向,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宁波通过古丝绸之路对外交流的足迹,不仅遍布东亚,还遍布世界。 宁波民间文保专家杨古城介绍说,据《宁波港史》记载,北宋时西亚的波斯商人经常来宁波做生意,当时的政府还专门在波斯商人聚居地设置了一个“波斯馆”,原址就在如今宁波二百附近,波斯巷也因此得名。宁波市区曾出土过波斯陶器,也是波斯人在古代宁波生活的证明。 自唐代开始舟山归属宁波,舟山的海上贸易日趋繁荣。《鄞州文史》主编戴松岳介绍,明嘉靖五年,葡萄牙殖民者曾侵占舟山的六横岛,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双屿港,时间长达22年。当时在双屿附近居住的外国人,除葡萄牙人外,还有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商人,多时达3000人左右。 宁波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足迹,最远到达非洲大陆。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如安说,古时候慈溪上林湖畔的越窑青瓷的贸易范围,就遍及亚非各国沿海主要港口与城市。丰富的越窑青瓷海外遗存,勾勒出唐宋时期越窑“海上陶瓷之路”的交通路线轮廓。古老的越窑青瓷除了曾出口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还远至南亚、西亚乃至东非等地。在菲律宾、印尼、泰国、巴基斯坦、伊朗、埃及等国,均有越窑青瓷出土。 宁波对外交流的内容 不仅仅是物品,还有工匠 古往今来,除了茶叶、青瓷外,宁波的梅园石也早早走出国门,远渡重洋。至今留在日本东大寺正门前的一对石狮、般若寺的十三重石塔等都是由宁波石匠用梅园石雕刻的,已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同时,更多的梅园石被从宁波港出发的各国船只作为压舱石使用,源源不断地去往异国他乡。 杨古城老先生刚从日本考察回来,他告诉记者,过去,大家只知道宋代以后宁波跟日本交流频繁,其实,日本在遣唐使时期就与宁波有来往,这说明宁波在与日本、韩国交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古代,沿海前往日本的海上航路中,从宁波出发最近、最方便也最安全。从唐代开始,日本遣唐使到中国前后有19批次,其中有9批从宁波登陆或从宁波离岸返回日本。” 这次,杨老先生去的福冈、奈良、京都等地,都看到了众多宁波遗迹。如福冈市宗像大神社,收藏有宋代明州梅园石雕刻的阿弥陀经石碑、梅园石狮子;在奈良,留存的印记更为丰富,奈良与宁波交流始于唐代鉴真,宋代明州工匠还重建了日本东大寺。 “1167年,日本僧人重源入宋,当时的阿育王寺破坏年久,重源曾两次从日本运送木材赠与阿育王寺。”杨老先生说,在东大寺大佛殿及多处堂塔被焚毁后,受命重修东大寺的重源,把中国的石雕技术和样式引入日本,他启用宋人陈和卿为指挥,铸佛造像,后来又聘请明州石匠伊行末等人,最终才使重建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不得不提到的是,明州石匠伊行末完成东大寺援建后,携家眷在日本定居下来,后来就有了在日本赫赫有名的石匠家族。”《鄞州文史》主编戴松岳说,伊行末逝后,后人继承其石刻风格,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伊氏石刻流派,即日本石刻工艺史上的“伊派”。 宁波对外交流的领域 不仅仅在贸易,还有文化 公元992年,北宋在宁波设立了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以此管理沿海贸易和控制朝鲜及日本的海上贡税。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其专著《宋代江南经济史》和《宁波及其腹地》中说,在蒸汽船出现以前的船运方面,宁波港是中国(东部沿海)中部的第一个商业性海港。 宁波文史专家邬向东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作了一个空间上的描述,“东出大洋、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也就是说,宁波作为贸易港口,提供了河海联运、接轨内外贸易的黄金水道与优良港埠,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枢纽,同时,也是世界货品进入中国的大门。 当然,宁波对外交流的领域不仅仅在于经济贸易,还包括文化。比如,位于柳汀街现佛教居士林址的四明驿,是日本勘合贸易船赴京进贡的起程站和其返国补充水源的基地,其中不少日本遣明使,入明后与宁波文士密切交流,切磋书画艺术与文化习俗,并留下不少墨宝。 张如安教授则表示,说到宁波人对外的文化交流,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朱舜水。 “朱舜水是余姚人,著名学者。清兵入关后,他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等地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张教授说,朱舜水的德行、学问,在日本得到了礼遇,被尊为“胜国宾师”,他在日本的大批学生,日后都成了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以“舜水学”为宗旨的”江户学派“,深深地影响了明治维新,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出了贡献。记者 王思勤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