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沪江网2011年在公司大楼开辟了专门区域设立“宝宝房”,只要有孩子来,公司便会安排免费照看。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开设了寒暑托儿班,安排专人陪同照看,并针对性地设置幼儿组和小学组,组织老师教授认知、绘画、音乐以及学业启蒙等课程。 6月6日《新闻晨报》 “宝宝房”值得借鉴 如何解决家长上班孩子没人带问题?单位开办“宝宝房”就是一个好办法。孩子在单位托育,一来员工可以安心上班,二来孩子安全也有了保障,解决了孩子没人带的大问题,实现了上班、带娃两不误。笔者以为,此举值得借鉴。 当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市民对托幼服务的需求猛增。在托幼服务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办托儿所,照料本单位的职工子女。这不仅体现了单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也让职工摆脱了后顾之忧,放下心来投入工作,更是对多元化托幼服务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总之,单位开办“宝宝房”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好举措,办到了员工的心坎上。笔者建议,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不妨借鉴一下,大单位可以办个托儿所(班),小单位可以设个“宝宝房”,让孩子安全,使父母安心。刘予涵 “带着孩子去上班” 成人之美 每个人都在同时扮演多个社会角色,作为父母,他们需要承担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的家庭功能;作为员工,他们就像传送带上的齿轮,一刻也不敢怠慢停歇。 某种程度而言,“带着孩子去上班”是不少员工的无奈选择,这些员工或者说家长,不仅要在身体上承受着更多的操劳,也要在精神上承受更多的压力与痛苦。 读懂职场爸妈的爱与痛,正视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离不开用人单位的“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不论是在公司大楼设置“宝宝房”,还是安排专人照看,抑或为孩子们提供绘画、音乐等启蒙教育,当孩子们得到妥善的安置,职场爸妈才能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带着孩子去上班”表面上损伤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实际上却提升了员工的忠诚度,实际上有有助于维护公司的用人单位的利益。 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不断完善的今天,“带着孩子去上班”理应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一个懂得关爱员工、体谅员工、帮助员工的企业,一个懂得“雪中送炭”的用人单位,会加强与员工之间的社会联结纽带。 学会成全,懂得“成人之美”,往往会带来互利共赢。希望“带着孩子去上班”不再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 杨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