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书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09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诚会有多可爱

    □夏学杰

    《长腿叔叔》讲述的故事,可以说一点都不新奇,看到一半你就可以猜到结尾,但是我还是看得很过瘾。为什么呢?

    这是一部用一封封书信构成的小说,除了前面名为《忧郁的星期三》的九页文字是叙述之外,其余全是朱迪写给长腿叔叔的书信。一部小说完全用书信构建,并将故事性完整地呈现出来,也实属不易。

    朱迪是长在孤儿院的一个女孩,在她十七岁那年,被孤儿院的一位男理事资助上大学。因为男理事看上她的写作才华,想把她培养成作家。一篇名为《忧郁的星期三》作文,在孤儿院院长看来,是很无礼的文章,因为它嘲笑了孤儿院,但男理事却从中看到了女孩的写作天分。男理事匿名资助她上大学,作为回报,朱迪每个月要给男理事写一封答谢信。男理事不直接收信,信由他的秘书转交,而男理事的要求也由其秘书转告。

    朱迪给男理事起名为长腿叔叔,每个月不停地写信,汇报她的学生生活情况,当然,她也在不断地试探男理事,想知道声称自己讨厌女孩的先生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读者也会跟着朱迪一起猜测长腿叔叔这个隐形人,阅读在等待揭晓谜底中行进。当然如果不是反应太迟钝的话,谜底是不难猜到的。可是,如果悬念并不怎么出众,那么它给人的阅读乐趣又在于什么呢?在于那一封封调皮又率真的来信。有读者在网上评论:“我觉得最幸福的并不是突然过上幸福生活的孤儿朱迪,而是能经常接到她信件的长腿叔叔。谁能比读到那样可爱的文字的长腿叔叔更开心的呢?因此读这本书的人觉得自己就成了长腿叔叔,那天真的幽默和智慧所串起的珍珠般的文字,即使最阴郁的人也会开怀吧。”

    这是一个类似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有读者为朱迪与长腿叔叔跨越年龄跨越阶级的虐心爱恋的最终成功喜极而泣,不过我倒是为作者塑造出这么一个超级可爱的女孩子形象而欣喜若狂。朱迪是一个特别纯真的人,很真诚,不世故,不会虚情假意,想什么就说什么。当然,这样的个性是否适合现实生活就另当别论了。尽管打篮球使她的肩膀青一块紫一块,但是能够入选篮球队,她还是很兴奋,并且为了显示自己,她不希望室友能入选。“朱莉娅·彭德尔顿也想加入篮球队,不过没选上。太棒了!您瞧我是多么的心胸狭窄!”为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她不惜惹资助者不高兴,不惜断了自己的大学路。“约翰·格里尔孤儿院的目标(对此您肯定也很清楚,而且衷心赞许),就是把九十七个孤儿变成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人……希望我这么批评我童年的家,不会让您感到难受吧?不过您知道的,您才是掌握主导权的人,因为如果我表现得太无礼,您可以随时停止对我的资助。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不太礼貌,不过您也别期待我有什么教养,孤儿院可不是能培养出淑女的地方。”她虽然有勤俭朴素的生活理念,但也爱慕虚荣,“我买丝袜的动机非常肤浅。朱莉娅·彭德尔顿经常晚上来我的房间做几何作业,她会盘腿坐在沙发上,每次都穿着丝袜。不过等着瞧吧,等假期结束她一回来,我也要穿着丝袜坐在她的沙发上”。

    她率真、倔强、任性、暴躁,她自己都承认自己鲁莽无礼,虽然缺点一大堆,但是她又特别可爱。这部小说可以说只写了朱迪一个人,长腿叔叔不过是一个若隐若现的陪衬罢了,小说中塑造的朱迪形象还是很丰满的。

    《长腿叔叔》是美国作家简·韦伯斯特的代表作。简·韦伯斯特,出生于纽约州弗雷多尼亚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中,父亲是出版商,母亲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侄女。韦伯斯特一生著作颇丰,其中《长腿叔叔》让她享誉世界。除了作家身份,韦伯斯特还是一名活跃的政治及社会活动者。她不仅热心公益和慈善,还支持女性选举权以及女性受教育权,这些观念在她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在最难捱的时候,朱迪写道:“长腿叔叔,我就好像被逼到墙角,只得独自迎战整个世界一样。”一个无所依靠的孤儿,用她的真诚和勤奋打开了一片世界,不管这样的成功逻辑上是否成立,作者是丝毫不掩饰她对虚伪的批判和对真诚的赞美。这在朱迪对彭德尔顿家族的失望里表现最明显,朱迪表示,宁可在孤儿院里长大——至少可以不用伪装,也不愿意生在那样富裕的大家族里。因为这个家听不到一句真话,“弥漫着物欲横流的气氛,十分压抑,让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要知道,朱迪以前曾表示宁可去死也不愿意再回孤儿院。当然,这显然是作者借朱迪之口提出自己的主张。如作者还写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奢华愉悦的享受,而是从小事中获得莫大的乐趣。”“有一种论调认为,逆境、悲伤和失望能磨砺人的意志,我不赞同。快乐的人才会洋溢着善意吧!”作者没有唱高调,既写出了生活之美,又抨击了伪善。比如,朱迪的虚荣,作者认为那是对贫贱的自卫,“穿着死对头丢弃的衣服真让人钻心地难受。我想就算我下辈子都能穿上好看的丝袜,也不能抚平我心中的伤痕”。有意思的是,生活中,很多鼓吹贫贱激励人的人,他们自己往往并不贫贱。还是看看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怎么写的:“你常听到人们说,穷困是对艺术家最有力的鞭策。唱这种高调的人,自己从来没有亲身尝过穷困的滋味。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它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地吞蚀你的灵魂。”

    (《长腿叔叔》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