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开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爱地方文史的 “宁海徐霞客”童章回

    顾嘉懿 蔡孟蓉 文/摄

    童章回

    1934年出生于宁海竹林村王家坪,1951年入伍参军,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复员后回乡在粮食部门工作,直至退休。1986年-1988年,2007年-2009年,两次参与修编《宁海县志》。1997年5月首次查证5月19日为徐霞客宁海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的确定作出重要贡献。曾编撰出版《山海兼优话宁海》《徐霞客文化发掘亲历记》《宁海史迹考》等书。

    去童老家采访的那天,天朗气清,风光明媚。进一小区,上楼推门,只觉四围山光摇曳扑面而来。84岁的老人童章回乐呵呵地带我们走上阳台,“你看,这西边是雁苍山,越过南边是梁皇山,出小区略往北走一点就是徐霞客开游的‘西门’,底下一条‘大溪’流经越溪乡直入三门湾……”童章回爱煞了这片热土,近三十多年来,他筚路蓝缕,沿着史料中的片段,仔细考证出了“徐霞客开游古道”、“崔溥登岸路线”,为雁苍山景区、浙东大峡谷等宁海旅游资源开发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被称为“宁海徐霞客”。

    考证出徐霞客出行的日子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皇山,闻此地於菟(古人对老虎的称呼)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这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句,童章回至今可将此处倒背如流。

    “徐霞客的游历生涯可分三个阶段”,童章回说。27岁以前是纪游准备阶段,他22岁游了太湖,24岁游泰山、孔陵、孟庙、北京等地,没有留下游记。主要活动是“特好奇书,喜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搜古人逸事与丹台石窟之藏,靡不旁览”。28岁至48岁为纪游前期,这个阶段历时20年,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51-54岁为纪游后期,四年中游程从浙江到云南的金沙江畔,写了第二至第十共9卷。

    徐霞客一生爱好旅游,但他一生最重要的游记为什么从宁海开篇,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搜索引擎还不流行、资料比较难找的上世纪90年代,童章回通过“跑遍图书馆、翻遍年历”,考证出“癸丑之三月晦”乃公历1613年5月19日,也就是徐霞客从宁海开游的日子。那年徐霞客28岁。2002年,宁海人将这个日子定为“徐霞客开游节”,并连续呼吁十年希望将它定为中国旅游日。2011年,梦想终于实现,国务院批准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宁海一跃成为“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如今,“徐霞客开游节”已成为宁海一张靓丽的名片。

    至于徐霞客当年为何选择宁海为纪游起点,童章回也从徐霞客的另一部著作《江源考》中找到了原因。“徐霞客所处的明代,视野已较唐代开阔。当时,祖国的山水最主要的是‘三龙二河’,其中‘南龙其脉发昆仑,自五岭东趋闽之渔梁,南散为闽省之鼓山,东分为浙之台、荡’”。童章回明白了,原来徐霞客将天台山作为“南龙”东首的山体,那么他选择天台余脉宁海作为纪游起点,然后一路沿“南龙”向西南行进,就理所当然了。

    今年恰逢徐霞客诞辰430周年,不久前,还有一批宁波文史爱好者沿着宁海徐霞客古道,抚今追昔,畅游了一番。

    在县志中找到了宁海人送别崔溥的文字

    无论在中国大运河申遗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中,明朝时期朝鲜人崔溥写的《漂海录》一书都是绕不过去的重要文献。

    明朝弘治元年(1488),朝鲜弘文馆副校理崔溥等43人,在从济州岛奔父丧返回京城途中,遇风暴漂入大海。经过十余天的漂泊,一行人在三门湾被发现,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款待。经官员验证身份后,崔溥一行被一路护送北上,经宁海、宁波,沿浙东运河入京杭运河,直达北京,接受皇帝的接见和封赏,后渡鸭绿江安全归国。

    崔溥将在华136天的经历写成14.2万字的《漂海录》,成为今天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童章回将这14.2万字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将崔溥写到的宁海地点一一访遍。同时,他还创始性地在光绪《宁海县志》中找到一篇586字的《送朝鲜崔校理序》,成为中国已发现的有关崔溥飘海的唯一文献。

    此文由家住健跳的宁海丙午科进士张辅撰写,他是个乐善好施、广交贤士的文人,《正德宁海县志》就是他编纂的。崔溥到宁海时,张辅曾把他请到家里作客,并劝慰他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时,崔溥奔父丧不成又遭海难,心情低落,张辅说,你既然能在风暴中幸存下来,又到了中国,怎么能说不是一种幸运呢?你此行一路北上,能够看到中国地域的广阔,风物的繁盛,是不可多得的经历啊!

    崔溥在此收获了珍贵的友情,他在《飘海录》里写“则一天之下,皆吾兄弟。岂以地之远近,分内外哉”。

    1998年,童章回将《送朝鲜崔校理序》印送杭大韩国文化研究所转交韩国,使之成为两国传统友谊的见证。

    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童章回喜欢读书,几乎全是出于爱好的自学。小时候条件不允许,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到部队后在后勤部门做事,有时间就拼了命地找书看,《东周列国志》《子夜》《红楼梦》,都是在那时候阅读的。因为放不下对文史的爱好,1985年,童章回自己请求提前退休,一心一意扑入地方文化研究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为当地撰写《粮食志》,说自己就像“耕牛进草原”一样走进档案馆、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找资料做笔记。

    在文献中,他发现北宋被宋太宗接见的日僧奝然曾在宁海寿宁寺“登陆”;通过清代《雁苍山志》,童章回证实宁海雁苍山上的“黄公田”实为西汉初年隐士黄公的遗迹。上世纪90年代,雁苍山还未开发,想要登山,只能靠砍刀慢慢开路。童章回硬是靠着韧性,一头扎进深山老林里。为了向社会推荐雁苍山丰富的名胜古迹,童章回登山300多次。1994年4月29日,雁苍山被评为宁波市旅游新十景。

    几十年里,他翻山越岭,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浙东大峡谷、野鹤湫、雁苍山、梁皇山等景点,都是在他的发掘和推荐下,渐渐受到社会关注。而他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发现美景,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宁海徐霞客”。

    “宁海是块宝地呀,西面天台山余脉,像半座碧玉,东面象山港、三门湾,如两颗明珠”。童章回说着说着两眼放光,“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据他考证,浙东的天台及四明山脉和广东的罗浮山脉是道教学者葛洪的主要活动地带。宁海有个葛洪后裔的居住区,经过1600多年的繁衍,后代遍布宁波全市各地,“我们知道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即来源于葛洪《肘后救卒方》所介绍的‘青蒿汁’的启发”;诗仙李白的许多诗作也在宁海或回忆宁海时写下的。

    童章回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曹厚德给他写的对联:“六年牧笛七旬读,三面溪山两屋书”,是他生平的真实写照。如今,84年的童章回依然笔耕不辍,最近撰写的《雁苍山大事述略》《罗赤城与儒乡宁海》《西门文脉》《缑乡老区山水文化综览》等文多已完稿。有生之年,他想将地方文化进一步深耕,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