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身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将垃圾分类

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

    从去年9月开始,家住鄞州区雍和苑小区和江北区日湖花园小区的居民经常会在小区里碰到一群穿着垃圾分类马甲的志愿者,指导居民如何将垃圾分类。

    这一年,小区里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小区垃圾收运更及时,小区更加清爽干净,垃圾分类的内循环系统已初步形成。

    “这一年来,我们几个志愿者已经上门指导了千余户次,从一开始很密集的上门,到现在一两个月去一次,居民的分类意识已经很强,我们现在主要是阶段性的回访。”服务雍和苑小区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城市阳光”负责人叶琳说。

    回想起一年来的工作历程,一开始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似乎还在眼前。“开始部分居民不理解我们上门指导的行为,对我们态度难免不耐烦。”叶琳他们一开始上门都由社工或小区里的墙门组长陪同,即便这样,还是遭受了很多误解,“我们就微笑着耐心解释,当他们理解之后,工作就慢慢好开展了。”

    截至目前,雍和苑小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超过了80%。

    日湖花园每个楼层都配有一对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但开始时只有一种黑色大垃圾袋套在两个垃圾桶上。“一种颜色的垃圾收集袋无法区分不同垃圾,居民分好类的垃圾很容易在收集的时候被混装在一起。”服务于日湖花园的垃圾分类社会组织“微行公益”负责人徐玲玲说,“我们积极和区分类办、街道社区沟通,后来采购了绿色的大垃圾袋,和绿色厨余垃圾相匹配,不仅减轻了保洁人员工作压力,也增强了居民的分类信心。”

    宁波垃圾分类-智慧环卫平台是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区分类办-街道-社区-小区-督导员拍照等几个层级的数据汇总,小区厨余垃圾袋发放了多少,居民使用了多少厨余垃圾袋等一目了然。社会组织根据数据平台的实时反馈,针对性地制定入户指导的对象。“一开始我们进行挨家挨户宣传,一段时间之后,居民的参与率基本保持稳定,我们就根据平台数据实时调整工作对象,将主要精力花在部分居民身上,工作效率更高。”叶琳说。

    截至2017年6月底,两个试点小区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2016年9月份的20%逐月攀升至80%以上。根据“智慧环卫”平台显示,两个小区垃圾分类拍照优良率已达85%以上。

    社会组织服务小区垃圾分类其实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适用于绝大部分小区,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记者从市城管局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了解到,鉴于此种方式的有效性,他们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试点工作,并积极引入专业化的企业,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居住小区源头分类质量。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范奕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