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来甬打工的18岁河南女孩坠楼重伤》后续 “小胥能站起来,能慢慢走路了!”昨天,解放军第113医院医生杨威告诉了记者一个好消息。 5月6日,本报报道了孤身来宁波打工的18岁河南女孩胥田振因坠楼重伤,送到医院时,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而小胥的母亲已经去世,2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对这个贫寒的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医院的医生和宁波市民,纷纷筹集善款,用爱心重新点燃了她对生命的渴望。 医院破例先做脊柱手术 小胥去年孤身一人来到宁波打工,希望能贴补家用。出事前,她在宁波卖装修材料。 今年4月份,小胥在出租屋收衣服时,因为严重的贫血不慎从三楼坠落。“经过检查,她两节腰椎爆裂骨折伴双下肢不全瘫痪、大小便失禁、双侧踝关节骨折、右侧跟骨骨折、左侧尺桡骨骨折。换句话说,她除了腰椎骨折合并截瘫之外,四肢只有右上肢没有骨折。如果不及时救治,就可能导致瘫痪。”解放军第113医院创伤骨科主任赵宏说。脊柱损伤的治疗,要和时间赛跑,越早手术,就有机会甚至非常有可能恢复自理能力。 当时,小胥的父亲还远在河南。根据规定,在没有病人家属签字的情况下,是不能手术的。“孩子才18岁,花一样的年纪,尽快手术,她的人生可能会不一样。在向医院汇报后,我们决定在没有家人签字,没人支付医疗费的情况下,破例先为她做脊柱手术。”赵宏说。 女儿遭遇意外,医疗费让小胥父亲愁眉不展。安顿好小胥,他又匆忙回老家借钱。可是,前前后后只借到几千元钱。当时,小胥第一次的手术费用已经花了5万多元,第二次手术还需要10多万元,接下去还有后续康复治疗的费用。 赵宏记得,他去查房时,小胥躺在病床上,很可怜地问了一句:“医生,我明天还能住在这里吗?”这句话,赵宏听了以后几乎落泪,他和同事们行动起来,自发为小胥捐款,他还发动了大学同学、中学同学为这个花季女孩出份力。 5月3日,在手术费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医院又为小胥做了第二次大手术,用时6个多小时。小胥的情况被媒体报道后,爱心如潮水般涌来。书友会、企业为她组织爱心义卖,晚报90岁的读者托人送了1300元到医院……医药费很快有了着落。 能缓慢走路了,笑容回来了 几次见到小胥,她身上总是缠着厚厚的绷带,脸色苍白。因为疼痛的关系,她很少说话,有时还未开口,眼泪就无声地流下来。 现在,小胥的面色比之前红润了很多,笑容又回到她还带些稚气的面庞上。在爸爸的鼓励下,躺在病床上的小胥独立向左边侧了侧身子,然后,靠自己发力,坐了起来。在父亲的搀扶下,她从病房慢慢向护士站挪去,走得很慢,却也很稳。 路上碰到熟悉的护士,她主动打招呼:“姐姐好”。才走了20米左右的路,她的鼻尖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护士关心地说:“刚开始恢复走路,肌肉会有点酸胀,晚上热敷下会好很多。” 走了一圈后,小胥回到病房休息,她嘴角上翘,甜甜地笑着。“手术之后的那段时间很难过,有这么多人帮我、鼓励我,我也有信心了。非常感谢大家。现在,我最想让自己快点好起来,让那些帮助我的人都能看到。我想好好恢复,快点能自己做饭,做些家务,能够自理。” 杨威说:“小胥的恢复情况比我们想象得好。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小胥很能吃苦,我们相信她没问题的。我们过段时间看她的恢复情况,预计8月份小胥就能出院,回归正常生活了。” 当问及市民最为关心的费用问题,医生表示,后期基本不存在医疗上的花费了,但还要继续接受下阶段的理疗康复。 小胥多次告诉记者,她最想感谢的是宁波热心的医生和市民,正是源源不断的爱心,给了她希望。记者 王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