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发自山西忻州)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组织的,以我市高校学子和文化志愿者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匠·东方古建营造寻访”考察访问之旅从8月10日上午启程,赴我国建筑遗产最集中的山西省进行研学。昨天,考访团考察调研了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遗产——南禅寺(唐)和被梁思成先生称为“第一国宝”的佛光寺(唐)。 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比佛光寺早75年,也是迄今我国唯一一座唐“会昌灭法”前的木构建筑遗存。南禅寺除唐代大殿之外,还有殿内唐塑佛像,同敦煌莫高窟内的唐代塑像如出一辙,佛坛底座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 随行的上海交大中欧木建筑研究中心教授刘杰告诉记者:南禅寺和保国寺同是1961年通过审批的第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从形制上来说,南禅寺大殿与保国寺大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均为当时乡间小型厅堂式木构佛寺建筑。区别在于:南禅寺大殿为典型的厅堂式结构,保国寺大殿又兼具殿堂式做法。 佛光寺同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该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现存的佛光寺是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其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称为“四绝”。更有故事的是:佛光寺是梁思成、林徽因于1937年一起发现的。为了打破日本学者 “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想看唐代的木构建筑只能去日本的京都、奈良” 的断言,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直坚信并探寻中国大地上有唐代建筑的遗存。他们根据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一书中一幅描绘五台山全景的图画,千辛万苦在深山老林里找到了佛光寺。 而具有“北梁南刘”之称的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的学生在上世纪50年代“偶然”发现的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保国寺大殿,则打破了当时建筑史学界普遍存在“我国长江以南基本不存在宋代建筑遗存”的认知。2003年,梁思成先生的弟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郭黛姮教授提出了“北看五台佛光寺,南看宁波保国寺”的见解,把这两座杰出的东方建筑遗存联系在一起。 “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方面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紧紧围绕学术性、凸显传播性的尝试,将通过实地考访和专家学者的现场解读,深度阐释东方古建文化的肌理与脉络,以及从中反映出的所在历史时期的集体文化意识,在岁月斑驳中感悟这些宝贵建筑遗存曾经的匠心,包括匠技、匠艺、匠韵、匠意等。
|